专访高红卫:争做“双创”领头羊和生力军
<p> “‘双创’覆盖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不仅小微企业可以做,大企业转型升级也需要通过‘双创’更好适应个性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的趋势。”李克强总理对“双创”内涵的阐释,明确将大企业也涵盖进了“双创”的行列之中。</p><p> 而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特大型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在新时期,寻找到了与“双创”深度融合的契机与抓手。</p><p> <strong>将“双创”作为一项事业</strong></p><p> “‘双创’是一项事业而不是一件事情,因为‘双创’适应时代的需求,是新的历史阶段抢占科技制高点和产业制高点不可或缺的载体。”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独家专访时表示。</p><p> 正是基于积极拥抱“双创”的态度,该集团在“双创”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p><p> “航天科工的复杂大系统工程任务由两支队伍承担:一支是由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为主体的‘两总’队伍,完成体系化、系统化的研制生产任务;另一支是由年轻人为主体的自由组合专业技术‘双创’队伍。”高红卫介绍说。</p><p> 事实上,这两支队伍的形成便是该集团内部“双创”的成果。高红卫称,“内部双创就是‘在岗创新,在职创业’,既想干航天,又想当创客,是许多年轻科技人员的心愿。”</p><p> 原来,在航天科工未开展内部“双创”活动之前,一些新来不久的硕士、博士选择离职到社会上创业,令管理人员很受触动。因此,他们创新管理模式,制定了“在岗创新,在职创业”配套政策,既稳固了大系统工程研发骨干队伍,又培育了一批专业技术潜在突破点,还满足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心愿。”</p><p> 在稳定而又具有活力的队伍保障下,航天科工利用承担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任务的外部“双创”,以“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为主,在工业制造、机器人、无人机等十多个门类,帮扶外部“双创”项目达2000余个。</p><p> <strong>机制改革激发人员活力</strong></p><p> 为了满足“双创”的要求,也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掣肘机制改革的层层壁垒亦成为航天科工在实践中突破的关键。</p><p> 据了解,2015年7月,该集团上线运行了专有云平台。而这个平台运行后,彻底拆除了集团内部各研究院和企业之间的数字围墙,实现研究、科研、试验、制造、检测、评价、售后服务全流程的信息互通、能力协同,也为内部创新团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专有云众创空间共开展331个“双创”项目。</p><p> “最有意义的是,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无形中推动了原有科研协作配套体系的根本性改革。”高红卫直言,航天科工由此体会到了技术进步推动体制改革的优越性所在。</p><p> 与此同步发展的航天云网平台,在打通航天科工与社会资源乃至国际资源的对接通道的同时,又开辟社会力量乃至国际力量“双创”的广阔空间,至今也已经吸引国内近60万家企业入驻,实现业务合作近2万项,合同金额达到210亿元。</p><p> 高红卫告诉记者,“‘‘双创’既无经验可学,也无教训可吸取,所以我们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以设立‘三创新特区’的方式,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p><p> 基于建立的这些平台与机制改革的成果,这家特大型央企已在移动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激光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投资近百亿元,成立若干创新创业型公司,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2016年度,集团营业收入增长17.1%,利润增长10.1%。</p><p> <strong>内外双修交出漂亮成绩单</strong></p><p>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在国家“双创”背景下,如航天科工这样的高科技军工企业,也在寻找着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着力点,力图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p><p> 而在内部“双创”与外部“双创”的综合发力下,航天科工的成绩已经显现出来。</p><p> “‘实现性能不变成本降低50%以上;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培育导致升级换代的原创技术或导激发致行业重构的颠覆性创新’将作为我们的主攻目标。”高红卫介绍说,该集团内部“双创”主要聚焦航天防务、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p><p> 如今,通过内部“双创”,该集团先后引进31名“千人计划”专家,激活组建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34个集团级创新团队、163个集团级青年创新工作室、近2000个“双创”团队,已对各类内部“双创”项目投入约3.15亿元,内部“双创”成功率超过40%,有力地发挥了27个国家级、113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作用,推动“双创”系统化深入开展。</p><p> 与此同时,在科技前沿领域,航天科工也吸引了许多社会创新创业者加盟,成功研制国内首台万瓦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激光泵浦芯片、特种光纤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并初步形成产业化能力。“我们研制的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于1月9日圆满完成首次一箭三星商业发射,成本约为传统方式的二分之一,周期约为传统方式的三分之一。”高红卫说。</p><p> 发起设立了总规模近40亿元的6支“双创”投资基金;辅导社会性“双创”项目近2000个,项目团队获得发明专利78项,参与了13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成功打造了“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共享性经济发展新生态——航天科工外部“双创”的成绩同样卓著。</p><p> 正如高红卫所说,“作为骨干高科技军工企业,航天科工正努力成为‘双创’工作的领头羊和生力军。”</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