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探索论坛
<p> 1月9日,美国国务院在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国际空间探索论坛(isef),这是第一个为空间探索全球合作提供支持的部长级会议。</p><p> isef召集了35个国家的部长和高级官员对未来空间探索、发展机器人空间探索、在低地球轨道之外扩大人类的到达范围,以及国际合作重要性等问题,开展高层政策讨论。</p><p> <strong>美方:携手而非竞争</strong></p><p> 论坛由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致开幕词。他以中国<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印度发射火星轨道器以及美国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来总结2013年空间探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他指出,国际空间站已成功在轨运行15年,人类通过空间探索取得了许多科学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空间探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激发科学与技术创新,激励年轻一代。空间探索以相对较小的财政投入,在现代生活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获得了直接、现实和持续的收益。因此,美国将继续加强空间探索活动。</p><p> 伯恩斯强调,空间探索所取得的成就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航天机构的成果,而是全世界的共同努力。美国宇航局(nasa)自成立以来,已经与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4000多份协议。国际空间站——历史上最复杂的科技与工程合作项目——已经邀请80多个国家参与研究。12个国家的航天机构制定了一份引领人类到达火星地表的路线图。</p><p> 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各国能否聚集勇气和政治意愿来发展空间探索,确保合作而不是竞争,伯恩斯指出。</p><p> 为此,他提出加强合作的3个领域:第一,鼓励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空间站活动;第二,探索新的方式来鼓励私营企业,并对充满活力和竞争的商业航天部门提供支持,他们对于新时期的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第三,在防御小行星和空间碎片方面开展更多合作。美国将继续通过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开展工作,应对这类挑战,美国还将与欧盟和其他国家一起发起制定《外空活动行为准则》。</p><p>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还在会上透露,奥巴马政府已批准将国际空间站使用期限延长至2024年,为美国宇航局登陆小行星和火星计划提供更多支持。</p><p> <strong>中方:航天合作政策历来开放</strong></p><p> 应美方邀请参会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中国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进行航天合作,美方特别邀请中国参加此次会议,是中美航天合作的“积极信号”。</p><p> 与中国同欧盟、俄罗斯在空间探索领域的合作相比,中美航天合作相对滞后。“沃尔夫条款”就是横在两国合作中间的“拦路虎”,该条款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方面展开任何合作,甚至禁止美国宇航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p><p> 在谈及美方对中美航天合作的限制时,中方代表表示,中国政策历来是开放的,美国航天技术领先,中国愿意和包括美国在内的航天国家进行合作。</p><p> 同时,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航天活动的宗旨,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切实保护空间环境。中国将坚持开放发展,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航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p><p> 论坛上,中方代表还向30多个国家的同行介绍了中国航天的进展,中国去年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成功将20多个航天器送往太空,目前中国在轨运行卫星已经超过百颗。去年12月2日<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成功发射,12月14日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12月15日进行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p><p> <strong>欧洲:多国联合是趋势</strong></p><p> 欧洲专家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直在独自推进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对国际合作,尤其是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似乎变得更加开放。</p><p> 据法新社1月12日报道,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负责人让-伊夫·勒加尔说:“中国呼吁太空合作,美国人也没有保持沉默。”</p><p> 太空竞赛最初是美国和苏联之间一场激烈的冷战竞争。但在预算不断萎缩的情况下,美国日趋依赖私营公司,指望通过多国合作来控制成本。勒加尔说,包括巴西、中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在内的与会方都“表达了合作的强烈意愿”。</p><p> 报道称,专家指出虽然美国仍未授权nasa与中国开展合作,但如果欧空局邀请中国成为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伙伴,nasa也会被要求予以支持。</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