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U* p. v/ A8 E) \ i) B 1 T5 Z8 Z0 q8 b这是因为,宇航探测早已发现月球没有火山爆发留下的痕迹,这就排除了火山熔岩形成月壳的可能性。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坚硬的月壳物质只有在恒星的高温中才会形成,而它中空的结构也只有脉冲星才能“铸造”出来。 ) d) K/ t! S8 @/ r3 Y ; E+ k2 f8 b3 |& o0 A% S6 J如果一颗恒星在它演化的后期,忽然发生了热核反应失控的问题,它较轻的外壳物质受爆发力的作用被抛射出去,并在其内部形成足够大的坍缩力,那么,它无疑会成为一颗中子星。 / [; L, n4 m; B0 G: B& f5 h) i- r3 O- |$ g2 G. | S; E; t
在爆发的时候,巨大的冲击力使这颗恒星的残余物质向中心缩进,按照原子核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后运动会加速的原理,高温和高压的电子必然得到巨大的能量向外逃逸。这种像“榨油”一样的过程在达到一定限度时,将使核心物质处于离子态,原子核间将存在巨大的斥力,这种斥力足以将缩进的物质反弹回原来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大量电子又涌向核心。这种胀与缩的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电子的往返流动,在星体上产生交变的磁场和电场,形成脉冲星特有的脉冲电波。同时,电流的热效应维持了它的热量,使它长期保持炽热的熔融状态。电流与磁场间的作用又给了它巨大的动能,使这种星体像交流电机一样快速自转。" S" W! p, J* a0 w( y& M
( w) v0 J# K* L. O' b# U但是,这个过程不是永恒的,能量的损失使它脉冲的周期变长,自转减速,最终变冷。在最后一次膨胀后,表面物质冷却下来,失去了收缩的能力,这时,一颗外壳坚硬的冷寂的星体就形成了,甚至在这个坚硬的外壳的个别地方还会留下膨胀时产生的裂痕——裂谷。其内部的离子态物质却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着对外壳的支承,一直到一些电子运动到内部,与离子结成常规的物质。随着电子的不断增多,核心物质最终缩成了一团更坚硬的内核,它与外层物质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并且可以自由地在壳层的内壁上滚动。4 B/ S+ b2 ?2 h9 K' ]7 C5 @/ s
7 J. x8 o' h# ?% s* i c8 k! y$ W
这个内核内应该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正电场,这个电场在宇宙中足以与其他星体发生作用。在临近负电场时,它的内核会因引力倾向于负电场的一方,即“重心”偏离球心(这已经得到证实)。产生的结果是,它会像一个“不倒翁”一样始终与这个负电场的一面相对。月球千百年来总以同一面向着地球,也正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