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专访北斗卫星应用系统总师吴光辉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387
0
2016-11-22 17:31:12
<p> 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六大系统,分别是卫星系统、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和应用系统。北斗网记者分别走进这六大系统,采访各个系统的总师或总指挥,带您一起认识这些系统,认识那些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建设奋力拼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p><p> 今天,北斗网记者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应用系统吴光辉总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应用系统,去了解吴总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有哪些思考。</p><p> 吴总您好,感谢您接受北斗网独家专访。我们国家卫星系统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第一个将应用作为一个大系统提出来建设的。那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对应用如此重视?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什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p><p> 吴光辉:是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由原来的五大系统增加应用系统而成为六大系统,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是首先组建的。这是高度重视北斗应用的重要部署,体现了应用作为北斗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目前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用户终端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国产化以及用户机研发,同时要加强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典型示范应用,以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快速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进程。</p><p> 记者:面对2012年我们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系统应用即将大面积展开的形势,您认为应用系统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p><p> 吴光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的任务目标非常明确,组网部署非常坚决,至2012年星座组网将覆盖亚太地区,形成区域运行服务能力。应用系统在区域运行阶段到来之前,必须做好地面等星的一切准备工作。今年,应用系统将组织一定规模的用户机配合工程大总体开展在轨试验验证任务,在此基础上,为明年区域运行阶段的大规模应用做好各类用户设备更大投入和各种保障体系就绪的积极准备。</p><p>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用户机研发,这证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很多网友都在问我们,今天我也想把这个问题提给您,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用上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们距离这一步还有多远?</p><p> 吴光辉:大众消费类市场是卫星导航应用领域之一,直接与应用产业化的发展相关。国际上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北斗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市场竞争存在机遇和挑战,所以北斗产业化只能创新才是取得后发优势的根本,要让老百姓用上北斗导航用户终端的道理很简单——物美价廉,是和gps比,是市场说了算。目前,我国在北斗产业化宏观布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国内许多厂家都在积极研发北斗终端,中国人历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和能力。我想,老百姓用上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国产化终端应该为期不远。</p><p> 记者:广大老百姓接触比较多的导航终端设备就是车载导航仪,目前基于gps系统的导航终端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那我们国家的导航终端设备目前能做到一个什么水平,在小型化、低功耗上达到了怎样的程度?</p><p> 吴光辉:你提到北斗导航终端实用化水平的问题,其实小型化、低功耗的程度具体体现了集成电路芯片的国产化程度。这几年,我们看到不少厂家取得了北斗用户终端全面芯片化的创新突破。接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提升性能,拓展用途,从射频芯片与基带芯片的组合套片到数模混合的单一芯片,从微米级工艺到纳米级工艺,从soc系统级芯片到sip系统级封装,将导航仪等终端产品的低功耗和高性能整机需求落实在芯片的微功耗和超性能支撑点上。伴随着我国ic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北斗芯片与gps芯片在工艺和性能上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可预期的跨越式发展。</p><p> 记者:我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具有特色的功能就是能够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将来这个系统真正投入应用后,老百姓拿到北斗终端应该怎么用这个功能,是像手机发短信一样简单、便宜,还是成本比较高的专业应用?</p><p> 吴光辉: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最大的应用亮点在于导航通信一体化,基于位置报告无需再建通信系统,基于卫星覆盖无需顾及通信盲区,在应急保障、指挥调度、编队行进和目标监测等领域非常好用。仅仅像手机发短信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终端所提供的双模服务不但可用于专业应用,老百姓也可简单方便地使用。虽然北斗系统是以导航为主的系统,但短报文通信服务辅以位置报告的应用只受到想象力的限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p><p> 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系统,在做这些终端产品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和其他导航系统和产品的兼容问题?</p><p> 吴光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世界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容与互操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从应用的角度看,多系统、多星座应用增加了卫星数量,提高服务的连续性、可用性、完好性;在定位几何上,选星性能将明显提高定位精度;在终端设计制造方面,由于频谱混叠设计的互操作,天线到射频的通道部分可以复用,形成标准化和通用化的产品。兼容互操作将各卫星系统资源用于人类公共资源,都是可见、可视的,应服务于人类,目前在频率协调等方面已开展相关工作。</p><p> 记者:现在人们很关心的问题是,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许多应用项目,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p><p> 吴光辉: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成之后,我们在系统应用推广上下了很大力气,在很多行业、很多地区都做了示范项目和具体的应用工程,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这些应用项目都可以延续并拓展应用,同时有更多更广泛的典型应用工程项目将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比试验系统在服务性能有更大的提升、服务区域和服务对象上更加广泛,可以充分体现北斗系统的建设成果。</p><p> 记者:谢谢吴总,您为我们勾画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和应用的广阔前景,也让我们老百姓看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已经指日可待了。再次感谢吴总接受我们北斗网独家专访。谢谢您! </p><p align="center">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center><p align="center">北斗导航卫星应用系统总师吴光辉接受北斗网专访(摄影 王彦玢)</p></center><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