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天宫一号中国宫 中国梦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中国航天
488
0
2016-11-22 17:39:21
<p> 新华网记者王玉山、李清华、赵薇</p><p> 千年流淌的古老弱水河,在这个秋天的夜晚,目睹了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又一次勇敢起航,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p><p>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成功发射,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p><p> 同样的点火,不一样的期待</p><p> 繁星闪烁,夜幕笼罩了茫茫大漠。</p><p> 东经100度、北纬40度处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空旷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108盏聚光灯齐刷刷打开,亮如白昼。</p><p> 一枚乳白色的长征火箭,稳稳托举着中国自主研制的<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目标飞行器,静静地依偎在高耸的发射塔架上,箭指苍穹。</p><p> 漠风轻拂,零号指挥员王军刚刚下达的“40分钟准备”的口令,在发射场区上空回响。</p><p> 30度、90度、180度……随着环抱火箭的第3组回转平台的缓缓旋转。自9天前转运到发射塔区后,<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和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的组合体第一次完整亮相。</p><p> 修长的箭体上,金黄“神箭”两个大字清晰可见;包裹着<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整流罩上,一幅五星红旗的图案绚烂耀眼。</p><p> 各种口令和报告声此起彼伏。</p><p> 雷达、光电望远镜、高速摄像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在大漠中各点号的30多台广测、遥测、雷测设备,一起对准了发射塔架方向。</p><p> 东风、渭南、太原、青岛……一个个地面航天测控站闻令而动。</p><p> 布控在大洋上的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巨大的雷达天线也已展开。</p><p> 箭在弦上。</p><p> 伴随着“30分钟准备”的口令,最后一批塔勤人员从塔架上撤离。</p><p> “15分钟准备!”</p><p> “长征报告,运载火箭准备好!”长征,是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周晓明的代号。</p><p> “点火时间设置为21时16分00秒。”零号指挥员宣布。</p><p> “长征报告,点火时间设置好!”——由天文台授时、误差在毫秒级的火箭点火时间,已经装订到火箭的飞行程序上,当到达这个时间时,火箭将自动点火起飞。</p><p> 装修一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实时显示着各个画面。</p><p> “3分钟准备!”</p><p> “1分钟准备!”</p><p> 发射塔架摆杆缓缓摆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发射场一片寂静。发射平台下方18米深的导流槽里,湍急的水流从密布槽壁的607个喷头里喷涌而出……</p><p> “……5、4、3、2、1。”</p><p> 王军面前,5个并排放置的话筒上分别标注着“广播”“对上”“对下”“天地主”“天地备”——即使在发射前的最后一秒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零号指挥员也有权中止发射。</p><p> “点火!”</p><p> 点火按钮操作手李建伟果断地按下那颗大拇指大小的红色按钮——尽管是自动点火,但作为备份,操作手依然会按下点火按钮,人工补发点火指令。</p><p> 从神舟飞船的7次腾飞到<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点火,这一幕,是如此的熟悉;这一幕,又是如此的不同。</p><p> 新的起飞,新的未来</p><p> 1、2、3、4……足足4秒钟时间,火箭仍稳稳地站在发射平台上——这个即将远行的游子,似乎不愿意离开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p><p>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47次飞行。</p><p> 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基础上,运载能力8.6吨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进行了170多项技术改进,相当于再研制一枚全新火箭。</p><p> 而运载能力更大、更节能的新一代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有望3年后首飞。</p><p> 发射时惯常的4秒钟停滞时间,如同跳水运动员起跳前猛地将跳板踏下蓄势。</p><p> 等待,令人感到压抑的等待——40多天前,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暂停了发射场的有关测试工作。</p><p> 灯火通明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58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直盯盯地望着墙面上那面实时直播发射场景的大屏幕。</p><p> 他仿佛看到:53年前,从朝鲜战场归来,出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前身——中国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而孙继先还从没有见过火箭是什么样。</p><p> 这位当年在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红军营长,拍着桌子给官兵打气:“没见过又怎么样,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们能造导弹,咱们就搞不出来?搞!”</p><p> 他仿佛看到:53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47颗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创造了包括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
地球
卫星、第一艘无人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内的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个第一”,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p><p> 他仿佛看到:53年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无怨无悔地来到荒凉的戈壁大漠,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仅东风革命烈日陵园,就长眠着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13位将军、685名官兵和科技人员。</p><p> 大屏幕突然被烟雾填满。</p><p> 大团的蒸汽和烈焰从火箭底部猛地涌了出来,一束明亮的橘红色火焰喷薄而出,托举着高大的火箭,向着无尽的星空,扶摇而上。一连串空气被撕裂的声响瞬间爆发。</p><p> 静寂的戈壁滩上,刹那间响彻起阵阵震天撼地的巨响,轰鸣声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p><p> “起飞!”坚定清晰的报告声中,难掩兴奋。</p><p> 飞翔!飞翔!</p><p> 天地间,似炸雷滚过。加速上升的火箭,如同一束炫目的火光,划破无边的长空。</p><p> 飞翔!飞翔!</p><p> 大漠中,如天崩地裂。渐飞渐远的火箭,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汇入墨色的天幕。</p><p> ——多么熟悉的一幕!却又是从来也看不够的一幕!</p><p> 浩瀚太空迎来中国天宫</p><p> “火箭飞行正常!”</p><p> “跟踪正常!”</p><p> “遥测信号正常!”</p><p> ……</p><p> 由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和远望号远洋测量船,以及西安测控中心组成的测控通信网,紧紧地盯着火箭的一举一动。</p><p> 首次正式投入使用的中继卫星,使<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测控覆盖率由17%提升至70%左右。</p><p> 此时此刻,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心,紧紧追随着<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不断延伸的航迹。</p><p> 此时此刻,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紧紧牵挂着<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不断攀登的足迹。</p><p> 人们不会忘记,50年前,前苏联把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40年前,世界上首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发射。</p><p> 人们不会忘记,浩瀚宇宙那曲嘹亮的“东方红”,“航天英雄”杨利伟那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的肺腑之言。</p><p> 50多年来,直面差距,不惧挑战,中国航天人奋起直追,在太空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p><p> 2010年10月,中国宣布正式启动实施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计划在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而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p><p>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9月28日说:“<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p><p> 火箭开始实施第一个分离动作。统计表明,世界载人航天70%的事故发生在发射段,而发射段的前120秒,又是其中最危险的阶段。</p><p> 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p><p> 整流罩分离。火箭已经飞出稠密的大气层,<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p><p>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总指挥常万全宣布:<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发射成功。</p><p> 热烈的掌声中,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个第一诞生!</p><p> 热烈的掌声中,人们期待着一个月后神舟八号飞船与<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完美对接!</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