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天宫之路美丽艰险 交会对接任重道远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中国航天
465
0
2016-11-22 17:39:48
<p> 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白瑞雪、李宣良、田兆运、黎云)<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准确发射入轨,揭开了<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序幕。作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器家族中的全新成员,在未来两年的在轨飞行中,<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将肩负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的使命。它们在茫茫太空里划出的轨迹,将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册上写就新的篇章。</p><p> 然而,无论是对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是对于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而言,<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顺利发射仅仅意味着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轻言成功为时过早。在这欢庆的时刻,我们需要以科学、客观、冷静的心态,眺望天宫与神舟的交会对接之路。</p><p> 这是一条美丽之路。交会对接技术与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一起,构成了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突破和掌握这一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从1999年起,我们见证了神舟的每一次壮丽起飞,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稳步前进的一步步阶梯。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憧憬神舟飞船与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在300多公里高度相遇的迷人时刻。</p><p> 这是一条探索与追赶之路。40多年前,美、俄等国家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13年前,由16个国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升入太空。作为后来者,中国在这一领域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p><p> 在探索中进步,在追赶中发展。虽然<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发射只是中国努力缩小差距的又一次实践,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却从一开始就拥有走向世界的胸怀。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言,中国的空间站,不仅是中国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会敞开大门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提供平台,为世界科学进步、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p><p> 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风险之路。<strong><strong>天宫一号</strong></strong>的发射,是在今年以来美国、俄罗斯等国卫星发射相继发生失误、我国航天也发射失利的背景下实施的。据统计,1990年以来,世界航天发射1600多次的成功率约为93.7%,其中中国航天近130次发射成功率约为94.4%。</p><p> 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国际上已经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也非一帆风顺。我们相信,勇于面对风险、严于控制风险的中国航天人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我国航天事业推向新高度。</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