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嫦娥探月
记者探营嫦娥三号发射场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中国航天
606
0
2016-11-22 18:23:57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记者看到,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已被完全包裹在9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内,塔架内部正进行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发射场系统状态良好。<p> 截至记者发稿时,我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二期工程<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任务各大系统一切准备就绪,<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发射已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p><p> <strong>长三乙改进型承担发射</strong></p><p> <strong><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比嫦娥二号重1000多公斤</strong></p><p> 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看到,此次发射<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的发射塔架,是有着“亚洲第一塔”之称的发射场二号塔架。2010年10月1日的嫦娥二号发射任务也是由这个塔架执行的。</p><p> 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介绍,二号塔架用于带助推器火箭的发射任务,由于此次发射卫星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捆绑有四个助推器,因此“<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发射任务就由二号发射塔架承担。</p><p> 岑拯告诉记者,和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相比,<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对火箭运载能力和推力的要求更大,同样是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但<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的重量比嫦娥二号卫星重了1000多公斤。此外,它的入轨精度比嫦娥二号高3倍多,可靠性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需要突破多项技术来满足发射要求。此次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总长56米多,捆绑有四枚助推器,起飞质量约为456吨,以发射重量约为3780公斤的<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p><p> <strong>发射任务面临新难点</strong></p><p> <strong>发射窗口窄、时间短,系统大、协调面广</strong></p><p> 整个<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任务组织实施体系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发射场是最吸引公众眼球的系统之一。</p><p>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组成,主要完成发射场区任务的组织指挥、运载火箭测试、加注和发射、运载火箭初始段的飞行测量和安全控制等勤务保障等任务。</p><p>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告诉记者,<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任务是中心执行的第83次发射任务,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绝不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简单重复。难点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射窗口窄、时间短;二是首次使用涉核产品;三是系统庞大、协调面广。</p><p> 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新增了安防系统,探测器、火箭加注前组织专项质量评审,发射前组织四次总检查等。同时,测控系统完成了<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模型建模仿真,针对窄窗口情况,准备了多个软件版本。指挥决策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更新,通信系统完成了电视监视系统建设。此外,还成立了应急处置联合指挥部。 </p><p> 目前,<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任务发射场区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p><p> <strong>确保“<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完美登月</strong></p><p> <strong>首次采用多窗口、窄宽度和高精度入轨发射</strong></p><p> 据介绍,<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卫星的发射窗口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日月的运动规律、
太阳
对飞行过程中能源采集的影响,还有发射场的气候、火箭运载能力的限制和卫星能力的限制等。像<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的发射窗口,一年大概也就两个月份的时间可以选择。</p><p> <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直接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有别于
地球
卫星,对发射窗口限制严格。为确保<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完美登月,改进型火箭将采用多窗口、窄宽度和高精度入轨发射,这在我国航天发射史上是第一次。</p><p> “这次<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共选择了六个发射窗口,每天有两个。第一发射窗口宽度为4分钟,如第一发射窗口未实施,则进入第二发射窗口,第二发射窗口宽度为1分钟。”</p><p>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介绍说,多窗口、窄宽度的发射很难。首先是对轨道设计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六个窗口需要六条轨道,它们的入轨参数和整个飞行轨道都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每次发射为窄窗口或零窗口,发射时间的间隔非常短,需快速装订不同的弹道参数。</p><p> “比如第一天,第一个窗口发射最多推迟4分钟,如果说第一个窗口没有实施,那么允许推迟到第二窗口。第二窗口就完全是另外一条轨道了,那么再按照第二个窗口只能推迟1分钟就要把火箭发射出去。”姜杰说。</p><p> 目前,发射场测发、测控、通信、气象、勤保五大系统密切协同,等待最后发射。</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