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嫦娥探月
“嫦娥”科考数据将全球共享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中国航天
365
0
2016-11-22 18:27:59
“对天,对地,对月,三个观测项目都是国际上第一次。”<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刘晓群今天在西昌告诉记者,<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的科学观测任务富有新意,而且其数据将供全球科学家使用。<p> “对天”指的是在月亮上用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对地”也就是用极紫外望远镜观察
地球
等离子体层;“对月”是用测月雷达扫描月球表面的厚度和结构。刘晓群表示,这些设备将由地面控制,不会同时开启。何时打开、关闭,何时下传数据,会考虑当时情况。</p><p> “嫦三”任务取得的所有数据将向全球开放。按照国际惯例,第一年数据仅供给中国科学家的研究项目;一年后,外国科学家也可以通过网站自由下载感兴趣的数据。</p><p> 刘晓群说,<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科学探测下传的数据,会由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大直径天线接收。目前,地面应用系统的人员分布在北京和昆明等地。</p><p> 刘晓群还表示,<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预定的探测区域,是美、苏当年没有去过的地方。根据资料,美国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计划,苏联最后一辆月球车是在1976年。</p><p> 航天科技集团<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今天告诉记者,月球车的核心材料、视觉图像处理和遥控等技术创新,可能促进汽车和智能机器人等民用领域的技术。</p><p> 孙泽洲指出,<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在落月过程中,着陆器有一定的自主避开障碍的能力;下落的斜角将很小;推力发动机将极大降低着陆器速度。但未知地形造成的风险仍然不可忽视。<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将尽量不降落在坡度大的地方。(记者高博)</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