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嫦娥探月
嫦娥三号完成首次中途修正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中国航天
541
0
2016-11-22 18:29:20
<p align="center">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p><p> <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第一次中途修正过程中,试验队员们正在讨论技术问题</p><p> 12月2日15点50分,<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成功实施了地月转移轨道的首次中途修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许达哲,副总经理袁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进行现场指导。</p><p> 据了解,能够精确实施轨道修正,是确保<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准确实施近月制动、顺利抵达环月轨道的重要控制程序。在38万公里的奔月旅程中,因为受到入轨偏差、宇宙环境等因素影响,<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需要择机实施轨道中途修正,校正航向。</p><p>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的探测器系统经过分析计算,与测控系统研究确定了<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中途修正的控制策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成功向探测器注入控制参数,启动探测器助推器,顺利实施了首次中途修正,并圆满达到预定目标。</p><p> 由于发射阶段<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的入轨精度很高,因此,中途修正除了发挥校正航向的作用之余,还肩负着验证探测器控制与推进分系统及助推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的职责。验证结果将为<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后续的近月制动、动力下降等飞行任务奠定基础。</p><p> 在落月之前,<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共需要通过包括轨道修正、减速制动和绕月变轨在内的3个关键环节的“考核”。在地月转移轨道,<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飞行大约5天时间,期间要根据飞行情况进行数次轨道修正;当<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到达距月球200公里的位置时,需要进行减速制动,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飞行的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将使<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进入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运行4天以后,再通过变轨进入15公里×100公里的椭圆轨道,再过4天以后,<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将从高度约15公里的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p><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飞控试验队按照许达哲董事长提出的认真做好预案,把好飞控过程中的“操作关、判读关、程序关”等要求,坚守各自的岗位,实时监测、判读<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探测器各系统、单机的工作情况,确保奔月期间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p><p> 从12月1日早上8点第一批飞控试验队员到岗,直到12月2日晚上10点<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飞出遥测弧段,很多试验队员都持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大家纷纷表示,“很累,但看到<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进展一切顺利又很兴奋。”“一定会完成好自己岗位的工作,为<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奔月保驾护航。”</p><p> 据悉,<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于12月2日1点30分发射升空后,成功进入近地点高度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7万公里的椭圆形地月转移轨道。(江雪莹/文 甄小云/摄)</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