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嫦娥探月
嫦娥三号灵敏“触角”孵化记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中国航天
516
0
2016-11-22 18:37:27
<body><p> 当嫦娥三号着陆器抵达距离月球15公里的时候,安装在着陆器上的测距测速天线实时收、发射频信号,并及时传递至探测器的中央控制系统,进而实时判断嫦娥三号着陆器的速度和距离信息。测距测速天线就像是安装在测距测速敏感器上的灵敏“触角”,可以实时地掌握嫦娥三号着陆器相对于月球表面的速度和位置信息。 最初在为整个测距测速敏感器设计和制造这个“触角”的时候,遇到的最"/></p>
<form name="searchform" action="/plus/search/index.asp" method="post"><input name="key" type="text" value="请输入关键字" onfocus="if (value ==\'请输入关键字\'){value =\'\'}" onblur="if (value ==\'\'){value=\'请输入关键字\'}"><input name="Input" type="submit"></form><center><b>资讯首页</b> 焦点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产经新闻 深度解读 技术前沿 航天政策法规 视频 </center>您当前位置:中国太空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h2>嫦娥三号灵敏“触角”孵化记——西安分院嫦娥三号测距测速天线研制纪实</h2>时间:2013年12月17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em></em>次 【字体:大 中 小】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当<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着陆器抵达距离月球15公里的时候,安装在着陆器上的测距测速天线实时收、发射频信号,并及时传递至探测器的中央控制系统,进而实时判断<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着陆器的速度和距离信息。测距测速天线就像是安装在测距测速敏感器上的灵敏“触角”,可以实时地掌握<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着陆器相对于月球表面的速度和位置信息。 最初在为整个测距测速敏感器设计和制造这个“触角”的时候,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实现轻量化的设计和保证测速天线的收、发隔离度问题。在轻量化的设计上,由于整个测距测速敏感器搭载了五组天线,共10个。既要实现天线本身的性能,又要保证轻量化,在天线方案的选择上,研制人员将重量较轻的喇叭天线作为首选,同时优化了天线的具体设计参数。 而在天线的隔离度的设计和验证方面,研制人员颇费了一番周折。在完成原理样机的设计和研制任务之后,2009年10月,<strong><strong>嫦娥三号</strong></strong>测距测速敏感器研制进入初样研制阶段。由于测距测速敏感器在接近月球9公里的时候,测距测速发射和接收天线将同时开始工作。此时,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将会受到发射天线所发射信号的影响。在完成测距测速天线的设计和加工之后,设计师通过仿真验证发现了这一问题。由此,保证接收和发射天线在同时工作时的收发隔离,成为测距测速天线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天线布局确定的情况下,要解决隔离度的问题,就是要将天线的“视场”隔开,这样就可以避免收发信号的互相干扰。为此,设计师首先提出了对接收和发射天线进行错位设计的方法,但是收效并不明显。最终通过讨论和验证,设计师提出了在接收和发射天线之间增加隔板来实现物理隔离的方法,并得到了型号总体单位的认可。加工生产并完成定型设计之后,研制人员首先做的就是验证金属隔板对于收发信号的隔离效果。 仿真验证、试验、查阅资料,设计师通过多轮的试验验证,并逐步调整隔板的尺寸和材质。为了更加充分地验证天线的隔离度问题,研制人员专门加工了一个模拟舱面,将天线安装在舱面上进行隔离度的测试。就是在这样的反复试验和验证过程中,最终实现了测距测速天线的定型设计。具备稳定工作性能的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灵敏“触角”成功孵化。 分院天线所的设计师赵峰和同事王勇承担了测距测速天线的电设计和结构设计的任务。从原理样机的研制到正样产品交付,历时四年多的时间,设计师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经历了从产品的雏形设计到改进、试验验证,再到产品的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为了更加真实地验证测距测速敏感器的工作状态,型号总体专门为测距测速敏感器配备了一个试验用的卫星舱。从冰雪覆盖的严酷冬天,到骄阳似火的炎热夏天,测距测速天线先后经历了羽流试验、力学振动试验、校飞试验、悬停试验、吊车试验……研制人员通过一次次的试验验证,逐步对测距测速天线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这样的过程中,研制人员也逐步建立了对于产品的自信。(张学良) (作者:佚名)返回顶部相关新闻<ul><li>嫦娥三号相机指向机构完成月面在轨拓展任务</li><li>嫦娥三号登月一周年状态良好继续超期服役</li><li>嫦娥三号登月一周年 开始超期服役</li><li>“嫦娥”自述我在月宫这一年</li><li>嫦娥三号二度经历月食进入第11个月昼</li><li>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香港站落幕</li></ul>分享按钮 <h3>最新文章</h3><ul><li>1第十一届珠海航展
<p> ......</p></li><li>2中国航天60年
<p> 中国航天60年......</p></li><li>3亮“箭”文昌
<p> 亮“箭”文昌--长征七号首发......</p></li><li>4中国首个航天日专题报道
<p> ......</p></li><li>5纪念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四十
<p> 纪念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四十五周年......</p></li></ul><h3>推荐文章</h3><ul><li>1【授权转载】神舟十一号返回,航天员为</li> <li>2太空日记 | 厉害了!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种</li> <li>3想吃太空餐? 端上"天宫二号"的家常菜藏</li> <li>4湖北咸安:推动森林防护科学化,发放北斗</li> <li>5“中国航天创建60年60件大事”评选活动</li> <li>6天宫二号第一批应用数据预期于24日获取</li> <li>7深度:中国高分3号虽先进 但监视美航母</li> <li>8中国航天的小目标:从月球车到
火星
车有</li> <li>9对冲基金进行数据分析的最新武器──小</li> <li>10东丽将长期向美国SpaceX飞船供应碳纤维</li> </ul><h3>热门文章</h3><ul><li>1长征七号火箭明年首飞
<p> 目前火箭已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技术...</p></li><li>2独家:俄罗斯将缩减航天预算,载人
<p> (中国太空网讯)【据俄罗斯信息网2015年8月3...</p></li><li>3日成功发射X射线天文望远镜 可看
<p> 北京时间17日下午16时45分,日本在种子岛宇宙...</p></li><li>4空间试验站运抵酒泉 “天宫二号”
<p> 近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p></li><li>5中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四十年(下)
<p> 三、搭载科学试验概况在完成主任务的同时,大...</p></li></ul>Copyright 2014-2015 Powered by taikongmedia.COM,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p>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版权所有</p></body><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