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308
0
2016-11-22 19:05:19
<p> 北京时间11月1日6点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首次迎来从遥远月球上空返回的人造航天器。</p><p> “舱器分离!”5点5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内,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迎来“嫦娥”回家路上的第一个紧张时刻。飞控大厅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在距地面5000公里的太空中,服务舱缓缓向着返回器斜上方飞去,5米,10米,20米……距离越来越远。</p><p> “服务舱规避机动!”舱器分离约3分钟后,为确保返回器安全,服务舱按照地面科技人员预设程序开始调姿,约8分多钟后开启发动机,进行规避飞行。就这样,服务舱与返回器“依依惜别”。很快,服务舱从大屏的三维动画中消失,返回器进入了自由飞行状态。</p><p> 6点11分许,“建立返回再入姿态!”听到这声报告,飞控大厅的科研人员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一下了。</p><p> 2分钟后,飞控大厅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在距地面大约120公里的大气层边缘,“嫦娥”如流星般向
地球
大气层飞去。</p><p> 持续3分多钟的初次再入,算得上是发生在地球稠密大气层里的一部精心动魄的动作大片。因为在这3分多钟里,“嫦娥”不但会因高速飞行与大气摩擦进入黑障,而且在黑障区会在稠密大气的阻滞下弹跳起来。就像在河面上打水漂一样,高速飞行的石块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弹起再落下。</p><p> 对于返回器来说,这一跳是生死攸关的一跳。如果跳不起来,“嫦娥”就会一头栽下摔个粉身碎骨;如果跳过了,“嫦娥”就会逃离大气层,无法二次再入。</p><p> “返回器第一次升力控制结束,转自由飞行段!”6点17分,“嫦娥”惊艳、完美地纵身一跃,跳出了大气层。这一跳意味着“嫦娥”跨过了返回最危险的一段,吹响了任务圆满成功的号角。</p><p> 6点23分,“返回器转入二次再入飞行阶段!”返回器再次启动了升力控制。随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站发送了落点预报。</p><p> 6点27分许,“嫦娥”第二次飞出了黑障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嫦娥”离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p><p> “弹伞舱盖!”6点31分,“嫦娥”在内蒙古上空10公里的地方启动了最后的回收程序。</p><p> 短暂的十几秒钟后,“嫦娥”打开了伞舱盖,弹出了减速伞。很快,巨大的主降落伞在减速伞的拖拉下打开了。高速飞行、灵巧轻盈的“小嫦娥”在主伞巨大的拉力下,被拽了起来,仿佛仙女摇曳于空中的舞姿。</p><p> 着陆场早已到达预定待命空域的直升机和地面回收分队,按照北京飞控中心发送的落点预报,向着目标着陆点靠拢。6点42分,在万众期待下,“嫦娥”翩翩落下,安全着陆。</p><p> 随后,国家国防科工局局长、<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总指挥许达哲宣布我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p><p> 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王双林,副局长张建华、吴艳华,党组成员王承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吴燕生、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共同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导工作。</p><p>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成功实施2次轨道修正后,于27日飞抵月球引力影响球,开始月球近旁转向飞行。28日晚,试验器完成月球近旁转向飞行,进入月地转移轨道,30日再次成功实施1次轨道修正后重返地球。</p><p> 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运载火箭和飞行试验器的研制。试验器飞行期间,试验队员们秉承着优良的作风,在工作中攻坚克难、严肃认真、精准操作,为再入返回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作出了不懈努力,再一次为我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建立了卓越功勋。</p><p> 此后科研人员将对回收后的返回器及此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完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器服务舱将继续在太空飞行,并开展一系列拓展试验。</p><p> 看到平安归来的“嫦娥”,飞控大厅里掌声再次响起,科研人员们纷纷开启“庆祝模式”,拥抱欢呼、合影留念。“心情非常激动!”<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三期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笑得十分灿烂,返回器gnc副总师王勇更是留下了热泪。</p><p>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外,云雾散去,又见蓝天。迎着一缕冬日初生的晨光,中国<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启。(李淑姮 陈立 姜宁 祁登峰)</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