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新成绩 新挑战 新改变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74
0
2016-11-22 19:08:45
新华网太原12月7日电(记者张辛欣)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
地球
资源卫星04星送入太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200次发射。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实现200次发射,长征系列火箭的一次次腾飞,让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p>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哪些变迁?我国运载火箭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在哪?站在200次发射的新起点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迎来哪些新任务和新变化?</p><p> <strong>新成绩:两个“100次”时间缩短30年</strong></p><p>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运载火箭200次发射的国家。可靠性不断提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单位的现任掌门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说。</p><p> 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开展宇航活动的基础,其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天活动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strong><strong>探月</strong></strong>工程屡建功勋,少不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功劳。</p><p> 雷凡培告诉记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的第一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成功率为93%。而第二个100次发射仅历时7年,成功率98%,高于美国和俄罗斯。这得益于中国政府重视航天发展,特别是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牵引,使得火箭研制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测试程序进行改革,也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完善管理体系,把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追求放在第一位,确保了如此高的成功率。”他说。</p><p> 不仅有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不懈追求,200次的发射历程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技术跨越,不断追求完美的注解。</p><p>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授予的航天领域最高奖项冯·卡门奖获得者、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年至今,先后有13种型号投入使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技术跨越,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p><p> “现有火箭还具备向月球及
太阳
系深空发射航天器的能力。”雷凡培说,“我们有望在下一个7年内完成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p><p> <strong>新挑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需提高运载和环境承载能力</strong></p><p>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运载能力的大小,决定着空间应用水平的高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说,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安全性直接决定着卫星、飞行器等产品的使用效能,也直接彰显一个国家的航天实力。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面临着更新换代。</p><p> “虽然长征火箭近年来屡建功勋,但我们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主流水平仍有差距。”刘纪原说,目前,美国、俄罗斯、欧洲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都达到了20吨以上;我国现役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覆盖0.3吨至9.5吨。</p><p> “长征火箭现有运载能力,满足目前我国各类航天器和科学实验、甚至
火星
探测卫星发射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亟须在提高运载能力上下功夫。”李同玉说。</p><p> 此外,环境承载力制约也是问题。“包括火箭燃料的清洁性,发射后,碎片、助推器等是否落在安全区域等,都要考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三甲副总师李京红说。</p><p> 其次,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仍需提高。当前,世界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满足未来需求的新型运载火箭。我国现役火箭的升级换代需尽早提上日程。</p><p> <strong>新改变:构建大中小结合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体系</strong></p><p> 未来,我们国家进行深空探测、畅游星际,更需要新一代火箭的托举。站在200次发射的新起点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还将开启新“长征”。雷凡培告诉记者,我国已规划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未来发展型谱,构建了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序列。</p><p> 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主要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它是为了满足未来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开展研制,以液氧煤油为推进剂,目前正处在研制阶段的末期,预计明年将进行首次飞行试验。</p><p> 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可用于未来载人空间站、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的发射任务。“目前长征五号所有关键技术均已突破,正在进行首飞前各项试验验证工作,预计两年内进行首次飞行试验。运载能力是现役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两倍左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任设计师黄兵说。</p><p> 此外,我国还规划了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构想,重型运载火箭的箭体直径将达到9m级,火箭全长近100米,起飞质量达到3000吨,是满足未来载人登月、大规模深空探测任务的基础。</p><p> “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将领先国际先水平,可显著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对维护我国日益扩大的太空利益、保卫国家安全、树立世界强国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雷凡培说。</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