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航天测控专家李恒年:新一代太空“牧星人”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2

回帖

894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42
航天 128 0 2016-11-22 19:39:55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  上世纪60年代,以“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奠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初始轨道参数、飞临祖国各地上空的准确时间,都来自于陈芳允主持建立的卫星测控网。</p><p>  世纪之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接力领衔我国航天测控事业,他主持开发的精密定轨系统,首次获得准确的卫星轨道数据——没有这些数据,就无法定位卫星的飞行轨道和位置,无法对卫星进行有效控制,卫星的应用价值,也就只能停留在“东方红一号”的发展阶段。</p><p>  今天,驻陕某基地技术部研究员李恒年,再次把我国航天器轨道与姿态控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茫茫太空中高速飞行的卫星、飞船,被他用无形之手灵巧驾驭,翩然起舞。以李恒年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专家,也因此被誉为新一代太空“牧星人”。</p><p align="center"> oxmd.jpg </p><p>  <strong>他的灵魂似火——</strong></p><p>  为挚爱的航天事业熊熊燃烧</p><p>  1992年,25岁的李恒年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基地技术部。那段日子,澳星发射连续失利的阴霾尚未散去,中国航天亟待奋起。能够投身事关国家尊严的航天伟业,让李恒年感到如鱼得水,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p><p>  从最基础的测控数据处理,到研究提出航天测控最优估计方法;从卫星机动轨道确定,到航天器姿态控制;从多星共位控制,到星座编队稳定性设计;从神舟飞船返回落点预报,到北斗星座部署与控制……李恒年的人生轨道同航天轨道紧紧连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p><p>  投身航天测控事业20多年来,他先后攻克7项航天器轨道与姿态控制技术难题,发表5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4部专著,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从一名毛头小伙,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航天动力学专家。然而,令人想象不到的是,他却从未离开过科研一线,从未谋求过一官半职,连个小组长都没当过。</p><p>  提起这些,李恒年却毫不在意。他说:“在辛苦工作中得到的收获,比那些东西更值得追求。”这话在他的同事侯重远博士听来,总觉得特别耳熟。</p><p>  2012年,李恒年用英文写就的专著《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Collocation》(《地球静止卫星共位》)一书,得到原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被世界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约请出版。</p><p>  在那部几经删改的英文手稿扉页上,侯博士看到了李恒年写下的一行字:“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侯博士后来才知道,这是作家路遥躺在病床上写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中的一句话。路遥用10年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一部经典,用随笔祭奠那10年的艰苦岁月。李恒年抄下这句话,是自勉,还是自况,不得而知。</p><p>  这些年,李恒年名声在外。他获得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让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青眼有加,不少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有的单位甚至承诺,只要加盟,就提供一套别墅。</p><p>  李恒年家在甘肃永昌,家境很不好,年迈的父母先后罹患重病,一直想把他们接到身边照顾,却又没有条件。朋友们劝他考虑考虑另择高枝,李恒年却丝毫不为所动,一概婉言谢绝。</p><p>  有人不理解他的选择,李恒年说,“想挣钱的话,我就不会跑来搞卫星。和老一辈航天人相比,我们赶上了航天事业大发展,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给再多钱我也不换!”</p><p>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的这首言志诗,正是李恒年这样一代代太空“牧星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写照。</p><p>  <strong>他的本事像刀——</strong></p><p>  让一道道测控难题迎刃而解</p><p>  探索太空,源自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然而,当人类如今相继走进太空,这里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环绕赤道上空、距地面约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就是各国“斗法”的一个重要舞台。</p><p>  1945年,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最早设计了这条轨道。由于卫星在这条轨道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因此,可以做为地球上任意两地无线电通信的中转平台。随着人类航天的发展,这条360度的圆弧显得越来越拥挤。因为,就算按照正负0.1度分划,赤道上空也只有1800个卫星“轨位”。而截至目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电信联盟(ITU)注册的静止轨道卫星已经超过了2300颗。</p><p>  这就意味着,掌握双星或多星共位控制技术,成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控制的新课题。</p><p>  李恒年把这一课题选定为攻关方向。他主持创立的控制理论和方法,不仅提高了静止卫星控制精度,而且延长了实施轨道控制周期;不仅设计提出了我国卫星双星共位方案,而且顺利解决了中美双星共位、中日俄三星共位控制问题。</p><p>  2007年初,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在即,日本、俄罗斯各有1颗卫星抢先占据了“北斗”预定的组网轨位。</p><p>  国家测绘局邀请李恒年等航天专家,代表中国同日本、俄罗斯两国代表团展开谈判。由于担心3颗卫星共位产生碰撞危险和电磁干扰,日、俄两国坚决不同意中国卫星挤进来。</p><p>  经过周密准备和艰苦谈判,李恒年设计提出的卫星共位控制方案,最终得到了两国专家认可。截至目前,3个国家的卫星已在同一轨位上安全运行8年多,为世界航天和平发展树立了典范。</p><p>  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加速推进,卫星组网面临的难题日益凸显。李恒年提出了“卫星编队构型捕获控制方法”、“北斗导航星座构型维持控制”等一系列卫星编队、星座构型优化设计与控制方法,为北斗工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p><p>  在多年的航天测控工程任务实践中,李恒年不仅解决了众多棘手问题,而且注重总结提炼和理论升华,先后撰写出版了《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与共位控制技术》《航天测控最优估计方法》《卫星机动轨道确定》《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Collocation》等4部专著。</p><p>  由他领衔的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和承担国家“863”“973”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带领团队3次参加国际轨道设计竞赛,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欧空局(ESA)等世界顶尖团队同台竞技,屡获佳绩,在国际航天界树立了中国航天的品牌和声望。</p><p>  <strong>他的血性如山——</strong></p><p>  在一次次考验面前岿然屹立</p><p>  李恒年领衔组织的一次次卫星异常情况处置,虽不见硝烟,却惊心动魄,让人感受到太空“牧星人”的责任担当。</p><p>  2006年11月,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遥测数据显示,卫星在太空中急速翻滚,星上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的信号反馈。</p><p>  卫星研制部门和航天测控战线的专家紧急会商。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卫星姿态,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使卫星停止翻滚,转入正常运行姿态。否则,造价数十亿元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p><p>  李恒年带领团队挺身而出。经过持续20多天的仿真分析,他们终于掌握了卫星翻滚的运动规律和太阳帆板供电的周期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供电时间段。按照他们的建议,远望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空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69天的太空营救,终获全胜。</p><p>  2007年2月,一颗北斗卫星发射不久,信号突然消失,随后连续17天与地面失去联系。李恒年再次受命出征,带领科技人员直面重重挑战,破解一个个难题,最终使卫星“起死回生”,为国家经济和航天事业挽回巨大损失。</p><p>  李恒年说:“科研工作者的血性,常常体现为挑战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p><p>  他出生在甘肃永昌县一个偏僻牧场,村镇中学连英语课都不开,直到学校合并,他到县城高中读高二,才第一次捧起英语课本,上大学期间,英语还曾“挂过科”。然而,凭着一股翻烂字典誓不休的韧劲和苦功夫,他硬是掌握了数万个航天专业英语词汇,不仅能阅读英文资料、与外国同行交流,还写出了英文专著、代表中国走上了谈判桌。</p><p>  李恒年常对青年科技人员讲,“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几个问题始终占据着你的头脑,很难有多少成就。”关于卫星机动轨道确定问题研究,他用时20年,每5年一个阶段性成果,每前进一步都是一次自我否定、凤凰涅槃,直到2012年出版专著《卫星机动轨道确定》时,他仍然感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p><p>  近年来,李恒年主持开展了“数字卫星”课题研究。这是一项世界前沿课题,怎样用数字来描述和表现一颗卫星,为每颗在轨运行的卫星建立档案,从而实现故障诊断甚至寿命预测,跨越了数学、力学、控制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难度可想而知。针对太空碎片越来越多的严峻形势,他还提出了设计一种新型航天器的构想,这个航天器能吞噬太空碎片,还能将其转化为能量,供自己循环使用……</p><p>  对这些类似天方夜谈的幻想,李恒年看得很重。他说“过去的幻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p><p>  <strong>他的品德若水——</strong></p><p>  以博大的胸怀赢得团队发展</p><p>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2000多年前的哲人智慧。在李恒年看来,“千人一杆箭、万人一颗星”的航天事业,更需要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为事业常青打造坚强的人才梯队。</p><p>  李恒年正是这样做的。他经常四处访贤问能,看到有本事的年轻人就像遇到了宝贝,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上遇到好苗子,也会动员人家加入测控大军。</p><p>  人才招入麾下之后,他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帮助确定研究方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p><p>  青年科技人员姜宇,痴迷于地外小行星探测。李恒年积极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自己承担起本应由姜宇负责的工作。</p><p>  博士李勇有段时间对确立的科研方向有些彷徨,李恒年勉励他“只管付出,莫问前程。就像村里的农民种地,不管丰年灾年,都会认认真真撒下每颗种子、收获每粒粮食。”</p><p>  有人笑话他,招来一帮年轻人,自己这个师傅越干越累。李恒年却坚信,只要有人才,总能转化为科研实力。火候到了,单位会受益,航天事业也会受益。</p><p>  并肩奋战了十几年,提起李恒年,青年科技专家张智斌总是由衷地敬佩,“李Sir身上总是满满的正能量,他遇事从容自信,乐观的心态常能鼓舞身边人”。</p><p>  “李Sir”这个中西合璧的称号,是李恒年所在科研团队自发叫响的,既饱含着尊重,又充满了亲切和俏皮。</p><p>  “李Sir”总是发自内心地感恩时代、感恩生活。别人看到的苦难磨砺,在他眼里都是好玩的难忘经历:</p><p>  他从甘肃中部贫困的农村牧场走来,饿着肚子考上了兰州大学。1989年大学毕业,家里再也负担不起研究生学费。听说国防科技大学不收学费,他主动放弃了心仪的清华,考取了国防科大。赶到长沙时,他身上只有一套单衣裤和几块零用钱,连买蚊帐的钱都没有,被长沙的蚊子叮了满头包。</p><p>  研究生毕业那年,基地技术部总工程师巫致中应邀到国防科技大学作报告。巫总言之凿凿:我们测控中心对门是西安交大,隔壁是兴庆公园,学术环境、自然环境都“美的很”。李恒年满怀憧憬来到西安,在兴庆公园下了公交车,扛着铺盖卷走了6站地,才来到“隔壁”的测控中心。</p><p>  在李恒年看来,没有儿时吃过的苦,他就练不出刻苦攻关的韧劲;没有巫总美丽的谎言,他就进不了航天的大门;没有当年老一辈科学家的提携帮带,他不可能在航天路上走得这么远……</p><p>  尽管整天与抽象的公式、枯燥的数据为伴,但李恒年却始终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在他看来,科研工作虽然需要清苦、刻苦,但不是一味苦撑、苦熬。他常说:“数字和程序就像朋友,有它们陪伴,疲惫和清苦都是点缀。”</p><p>  为了让团队成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5年前,他在宇航动力学(ADL)国家重点实验室倡仪成立了“ADL自行车队”,闲暇之余,就在西安周边的秦岭七十二峪展开长途骑行、冲锋问顶。</p><p>  他勉励大家,“骑行登顶好比攀登科研高峰,无论山高路长、任重关险,都要沉着冷静、攻坚克难。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就要一直在路上、永远有激情、始终想冲锋。”</p><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