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航天成“走出去”国家名片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343
0
2016-11-22 20:02:47
<p>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二五”成就系列报道之七</p><p> 国际化发展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集团公司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选择。</p><p> “十二五”以来,集团公司通过统筹谋划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其国际化思维不断深入,国际化视野不断拓展,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p><p> 集团公司的“航天卫星外交”为我国总体外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p><p align="center">
</p><p> <strong>国际经营快速发展 全球布局初具规模</strong></p><p>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收入稳步增长。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收入翻了一番。</p><p> 这5年,集团公司的宇航产品在出口上实现突破。在西方出口管制加严的形势下,集团公司创新性地发展“一揽子”交付模式,实现了向欧、亚、非、拉四大洲国家的产品出口。</p><p> 集团公司发射服务创新火箭采购模式,由单箭采购转变为组批采购,并为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完成多次在轨交付、商业发射任务及搭载发射服务。“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遥感卫星、宇航设备以及咨询服务实现出口零的突破。</p><p>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防务产品出口增势强劲,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规模发展迅猛。集团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卫星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先进材料及应用、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为代表的5大主业方向,印刷材料等9类重点优势产品出口额达亿元规模。</p><p> 集团公司所属外贸公司对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国际市场开发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销售遍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p><p> 同时,令人欣喜的是,当前,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巴资源卫星04星已经实现在南非、泰国、新加坡的应用落地,一些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p><p>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多个驻外机构设立完成,集团公司所属各成员单位也在加大力度构建国际营销体系。</p><p> 这5年,集团公司对境外并购和对外投资合作进行了有益探索。</p><p> 比如,集团公司所属四维图新公司2011年成功收购荷兰图景公司;航天机电在意大利投资海外首个
太阳
能光伏电站——塔兰朵电站;航天投资控股公司协助中投公司购买欧洲卫星通信公司股份等。此外,集团公司还与空客集团等多家境外企业积极开展并购接洽,积累了宝贵的国际合作经验。</p><p> 同时,集团公司在境外投融资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p><p> 集团公司所属万源国际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近3亿元港币(约2.5亿元人民币),航天投资设立海外投融资平台易颖有限公司,完成了6个境外项目的投资。</p><p align="center">
</p><p> <strong>资源利用能力提升 交流合作深入拓展</strong></p><p>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携手其他机构的境外联合研发取得积极进展。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与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16个联合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p><p> 这些机构的成立,创新了资源优势互补的研发平台,提升了国际合作研发水平,实现了前沿探索与国际接轨,促进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p><p> 这5年,集团公司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和国际专利申请成果丰硕。其中,集团公司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新立项10项、发布6项。这与“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新立项1项、发布1项的数量相比,大大增加。</p><p> 集团公司形成了培育、立项、研制发布的阶梯式国际标准研制模式,并连续两年获得国资委考核加分。</p><p> 这5年,集团公司获得了国际化发展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积极参与并落实政府间航天合作项目;以实施政府间项目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了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p><p> 在多边平台交流方面,集团公司在“十二五”期间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p><p> 2010年,集团公司成立了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中国),成为IAA的“超铂金”合作伙伴。“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IAA院士新增人数由“十一五”期间的12人增加到24人。同时,在这5年中,集团公司在国际宇航联合委员会任职人员数量也大大增加,由“十一五”期间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15人。</p><p> 这5年,集团公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趋频繁,为国家外交提供了有力支撑。集团公司利用高层交往推动重大国际化项目签约,并成功举办世界月球会议、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p><p> 这5年,集团公司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两人获得冯·卡门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外,集团公司多次组织参加国际知名航空航天和防务展,利用这些机会,充分展示了集团公司的国际化实力,受到国内外知名媒体高度关注。</p><p align="center">
</p><p> <strong>体制机制建设不断优化 发展管理更趋科学</strong></p><p> 这5年,集团公司以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不断优化国际化工作体制机制。</p><p> 在“十二五”伊始,集团公司在持续发挥外事与国际化领导小组作用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国际化经营。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也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外事与国际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为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p><p>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5年,集团公司建立了国际化经营预算、统计、考核和评价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将国际化经营业务预算纳入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外事与国际化业务融合。这5年,集团公司不断优化国际化经营指标统计体系,实现月度动态跟踪与分析。一系列国际化经营指标也被纳入各院绩效考核体系。</p><p>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被国资委选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十家重点联系企业之一。为了培育和树立国际化发展典型与标杆,激励外事与国际化战线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集团公司还授予多家单位和个人外事与国际化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荣誉称号。</p><p> 紧紧围绕型号研制和产业化项目,集团公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了定期赴海外招聘高端人才的工作机制。</p><p> 集团公司大力开发国外智力资源,邀请了一大批国外专家来华进行技术交流等活动,解决了众多关键技术问题,有效推进了型号研制进程,同时拓宽了科技人才的视野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航天领军人物。</p><p> 这5年,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引进国外专家800余名,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近1200人。同时,利用境外名牌大学等平台,集团公司选派400余位骨干经国家公派留学渠道出国进修,这一数量在央企中名列前茅。一系列国际化的相关政策研究持续开展并出台,这也为集团公司实施国际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p><p> 这5年,集团公司立足国内,着眼海外,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这5年,集团公司在国际化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中国航天奔向世界大潮,成为名副其实的“弄潮儿”。这5年,中国航天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闪亮名片。</p><p>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国际接轨,探索国际合作道路也成为集团公司后续发展的必然选择。</p><p> 按照下一个5年规划,到2020年,集团公司将从以产品间接出口为主的国际化发展初级阶段,升级为以建立全球营销网络体系和开展境外投融资为主要特点的国际化发展中级阶段。</p><p> 到2020年,集团公司将做大做强国际市场,着力培育国际化经营龙头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国际履约能力,提升合作与交流层次,提高联合研发效益,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探索产业并购,培育知名国际品牌,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研发、市场与投资效益齐头并进,人才、资本与产品水平统筹发展,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