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酒泉”纪录:两天连续两次航天发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318
0
2016-11-22 20:03:58
<p> 2013年2月2日,习主席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看望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官兵时刻牢记习主席嘱托和期望,谱写了新的荣光——</p><p> 灿烂星空,大漠航天人放飞梦想</p><p align="center">
</p><p>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官兵正在进行火箭吊装。马崇鹏 摄</p><p> 从女娲补天到嫦娥奔月,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瑰丽而绵长。 </p><p> 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徐徐着陆。着陆的地点,在戈壁深处,一个叫东风航天城的地方。再具体点儿,是在两条铁道的交汇处。 </p><p> 这两条铁道,一条是老式铁轨,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逶迤而来,长约270公里,半个多世纪前,一穷二白的中国航天从这条铁道上艰难起步;另一条是20米宽的现代化无缝钢轨,直通1500米外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 </p><p> 两者的交汇处,是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单层测试厂房,也是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组装测试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政委夏晓鹏告诉我们,两条铁道的交汇点,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起点。在这里,中华民族开启了载人航天的新征程。 </p><p> 2013年2月2日,习主席冒着严寒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望慰问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视察厂房时,习主席动情地说,踏上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和梦想的土地,看到你们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我感到很高兴,祖国和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 </p><p> 那一刻,大漠航天人倍感亲切、倍感振奋;那一天,冬日航天城那样温暖、那样荣耀! </p><p> 近3年来,大漠航天人牢记强国梦 想,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不仅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而且面对航天发射高强度、高密度的严峻挑战,创造了两天之内连续执行两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新纪录。 </p><p> 近3年来,从酒泉到北京,大漠航天人与主席心连心,牢记主席的嘱托和期望,怀一腔赤诚再接再厉、开拓进取,续写载人航天新篇章。 </p><p> “温暖!有力!”两年多过去了,谈起当时与习主席握手的感受,试验技术部高级工程师安金霞依然洋溢着激动与幸福。 </p><p> 那天,习主席与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一一握手后,又亲切地询问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这里安心创业时,安金霞回答道:“因为这里有干事业的平台,有优秀的团队,还有党和人民的支持和关心。” </p><p> “当时的回答完全发自内心。”安金霞回忆说,最初选择来到这里,是为了追随同为航天人的爱人。然而,15年过去,她已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作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应用软件方面颇有建树的青年科技人才,其实这些年她选择离开的机会很多,可静下心来,她却怎么也割舍不下这片广袤的戈壁。这里,个人的事业和追求,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光荣和梦想,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深沉的“纽带感”,让安金霞这两年更加忙碌,几乎是以“奔跑”的速度完成了飞行试验评估中心总体规划设计和基地数据中心论证,为“云计算”时代的航天事业铺垫了良好的基础。</p><p> 宁静——是这些航天人谈起这片戈壁时一致的感受。樊忠泽,西安交大博士,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父母一直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直到那次,在电视上看到习主席和他亲切握手,老父亲难掩激动,打来电话:“好好干,别给国家丢脸!”这两年,在原专业硕果累累的他,主动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完成了新的转型。他说,科研人员的事业必须最大程度地融入强国梦想,这就是最大的价值。</p><p> 焦天恕,毕业于北大化学系,在特燃供应专业当了18年的“幕后英雄”;郎定川,这位电力专业的高级工程师,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在这片戈壁一扎就是30年……他们,都曾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却甘愿“隐姓埋名”在这片沉静的戈壁。采访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尽管与当年的大学同学建立了“微信朋友圈”,但他们几乎都是“潜水者”。他们说,我们的价值,也许同学不知道。但习主席知道我们,祖国和人民理解我们。 </p><p> 绚烂——是这些航天人谈起事业时相同的表情。脸颊有两个酒窝、笑起来十分阳光的吴华,因为专业的缘故,不能详细地谈及自己的事业。但他说,这两年看着科技发展不断提速,心里很享受那种“暗爽”的感觉。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带头人,尽管身处戈壁,吴华的思维却很超前,这两年带领团队创造了同时并行开展5项任务的纪录,荣立集体二等功。 </p><p> 斜阳下,弱水河畔的红柳和白杨沐浴着金辉,为冬日的戈壁添上一抹温暖而动人的色彩。沿着铁轨一路向西,我们走进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p><p> 那一天,习主席专门来到这里,瞻仰了聂荣臻元帅墓和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勤务站战士刘旺是当时的礼兵。“虽然只是普通一兵,但那一刻,却感觉自己与主席是如此亲近……”如今,刘旺晋升为中士,当上了班长。去年刘旺带的新兵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新兵杨健,看到了习主席视察时的照片后,他觉得当兵来到这片戈壁,“来对了!来值了!” </p><p> 作为大漠航天人的精神家园,这个陵园承载的光荣和梦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射前夜,记者在火箭发射塔的箭上工作间见到了年轻的操作手李明泽。沉稳的口令,熟练的操作,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刚来大漠不到一年的“新兵”。李明泽说,虽然没能亲历习主席的视察和接见,但时时能感受到习主席给大漠航天人带来的温暖、鼓励和期盼……一年4次圆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就是我交给习主席的最好答卷。 </p><p> 从校园到戈壁,李明泽也有过落差。他的师兄——一位已在这里安家落户多年的科技人员,带他走进陵园,那700多块沉默的墓碑,让他读懂了一代代大漠航天人的丹心铁骨、热血担当。 </p><p> 站在高高的火箭发射塔下,李明泽遥指那条1500米长的无缝铁轨和那端的厂房,为我们描述着中国航天的新梦想——完成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实现载人登月,并开展深空探测工程……深邃的天幕下,这位年轻的航天人仰望星空,充满激情。</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