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与“北斗”的故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370
0
2016-11-22 20:14:05
<p align="center">
</p><p> 央广网北京3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国际高端科技产业,闪烁着来自中国的两颗璀璨明珠。一颗,是地面上飞驰的“高铁”。另一颗,就是天空中高悬的“北斗”。</p><p> 昨天,在参加全国“两会”的科技界政协委员驻地,中央台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从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迈出坚实步伐,到大声呼吁北斗产业链必须打通“芯片国产化”这“最后一公里”,再到对北斗发展的深刻思考,杨元喜委员和“北斗”之间发生了哪些故鲜为人知的故事呢?</p><p> 2号下午四点,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一手拉着小小的行李箱,一手提着大大的公文包,前来驻地报到,进了房间。小小的行李箱里,装的是几件简单的换洗衣物。大大的公文包里,装满的是文件、资料和厚厚的笔记本。</p><p> 记者开门见山,问起了北斗。杨委员的脸上,闪烁起了光芒。</p><p> 记者问:“截止到最近发射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从哪个阶段迈向哪个阶段呢?”</p><p> 杨元喜答道:“第五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今年即将再发的两颗卫星,标志着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正式迈进。从今年开始,每走一步,都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基础。”</p><p> 杨委员介绍说,30到35颗北斗卫星,就能支撑起全球导航体系。而记者算了算,如今,已经有21颗北斗镶嵌在了
地球
上空。也许,好消息,会离我们越来越近。</p><p> 记者问:“现在,我国北斗已经开始逐步向全球组网迈进,就您掌握的,计划具备全球组网能力大概是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呢?”</p><p> 杨元喜答道:“计划是2020年,但我们努力争取让它提前。每年能力都在增强,每年服务范围都在拓展,有提前的希望。”</p><p> 作为北斗人,杨元喜委员豪情满怀。但是,在他的激情中,沉淀着的,是一份重担和责任。北斗的技术,不输于GPS,独有的发送短报文的功能,更是独步全球。然而,北斗的产业化,特别是推向市场的产业化,任重道远。</p><p> 记者问:“产业应用是北斗行业发展的必须要攻破的难关,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技术意义上的突破。比如,怎么走到老百姓的汽车里,走到老百姓的手机里,走到老百姓的手表里,这样的,在产业发展这块,北斗授时、北斗导航更需要突破哪些关键点?”</p><p> 杨元喜答道:“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也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前几年,我曾经参加过发改委关于中国导航战略的研究,那时候我是主笔人,做了大量研究,就是关于导航产业的发展。我特别强调,我们不希望拿来主义,西方一个芯片专利申请非常高,我们不停用它的专利,用它的芯片,这是最简单化的,但我们很痛苦。”</p><p> 杨委员指出,导航产业一个特点,就是用户使用信号不收费,但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要收费,而附加价值最大的,就是导航芯片。他把攻克高性能导航芯片,比喻为拿下导航产业“最后一里路”。</p><p> 杨元喜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芯片的能力。我一直在呼吁,国内导航产业的“最后一里路”一定要走扎实。</p><p> 第二,一定要在大众消费类产品上大量发展产业,发展终端设备,这样才有前途。举例来说,中国有9亿部手机,如果每部手机都装上中国北斗导航,用的是中国人生产的北斗芯片,这是多大的产业?这几年,中国卫星导航芯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离国外低功耗、小型化仍然有差距。所以这几年,他在各种场合呼吁,让中国人的导航芯片、导航终端用中国人的芯片,这样中国的北斗产业发展才会良性循环。广大用户都在用,产业大量赚钱,国家投入也有后劲,才能把北斗产业做好,把北斗事业做好。</p><p> 记者查阅发现,去年11月,我国首款量产40纳米北航芯片在湖北武汉诞生,大大缩短了和国外最先进的28纳米左右芯片的差距,在功耗和性能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杨委员说的“最后一里”,正被我们一米一米地追赶,也必将被我们超越。</p><p> 而对于国内蓬勃发展的北斗产业现状,杨元喜院士身为政协委员,坦言也有忧虑感,并强调“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他指出,国家对导航产业的投入非常大。如果把钢用在刀刃上,可能会发展得更快,因为这几年投的太普及、太宽泛。</p><p> 同时,杨元喜还提出,一定要精准投入。美国GPS发展到今天,现在存活的GPS企业就几家。中国有成千上万家,大家都在投入,而且基本上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然,也有高水平重复,但并不赞赏,最后的蛋糕就一块,大家都去切,是不合理的。</p><p>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喜院士今年会继续跟进去年提出的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构建起中国唯一的权威时间体系。他认为,时间是国家主权,如果我国时间要用美国GPS时间,是有风险的。电力用美国GPS 是有风险的,金融更有风险,国防更不要说了。所以国家要有统一的时间。</p><p> 第二个提案,是统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时空基准。“‘一带一路’强调高速公路多,铁路强调多,水路多,航路多。还有一个高速公路是基于时空基准一致的信息高速公路。不能中国基于中国的坐标系统,印度基于印度的坐标系统,斯里兰卡基于斯里兰卡的坐标系统,这样就很容易乱套,至少影响建设。所以,我提出‘一带一路’的时空基准,基于同一时空基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几个路配合起来。</p><p> 从杨委员不时从公文包里拿出厚厚的资料和写满的笔记本,到他全心投入地讲解深奥的技术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的影响,整个采访过程,记者都深深感受到了杨委员身上的责任感。他说,这是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应该承担起的使命和担当。</p><p> 杨元喜表示,作为一般的科研人员,你会想你的下一个科研课题是什么?他现在想得多的是,你这个课题对国家有利吗?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还是为了课题组的利益?目前,包括他申请的各种课题的立项,会更多从顶层考虑。成为政协委员后,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