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长征运载火箭
长征7号火箭发射 掀起海南旅游消费热潮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中国航天
366
0
2016-11-22 20:50:39
<p align="center">
</p><p> 新华网海南文昌6月30日电 “5、4、3、2、1,点火!”2016年6月25日晚上20时,伴随着“01”指挥员雄厚坚定的口令,我国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烈焰飞腾,呼啸而起,在海天之间划出一道绚丽的轨迹。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了这一天,无数工程建设者拼搏奉献、创新超越追逐着心中的航天梦。</p><p> <strong>艰苦奋斗,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从梦想走进现实</strong></p><p> 2007年8月,中央批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并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管理、使用。</p><p> 蓝天、白沙、碧海、椰林,这是海南岛给旅游者最美好的憧憬。然而,对于建设者而言,面对更多的却是“高温高湿盐雾”和“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等恶劣气候条件。</p><p> 2008年3月,张荣宽、雷国超、余建秋、禇鹏非、许培振“五人小组”率先奔赴海岛。</p><p> 创业艰难百战多。发射场区边界长达十几公里,经过椰林、稻田、沙滩、村庄、沼泽、虾池,没有路他们就用镰刀披荆斩棘,砍出一条路来;没有桥就挽起裤脚、撑着树枝趟过一条河,踏勘一圈需要走4个多小时,经常汗水湿透了衣服,手臂、脖子、脸上全被
太阳
灼伤了,被汗水浸着火辣辣的疼。</p><p> 在这里施工和生活,与蛇虫鼠蚁为伴已是家常便饭,最令人吃不消的还是闷热潮湿的热带气候,部分工人甚至出现不拿工资也要离开的情况。</p><p> 航天发射场建设是“国字号”工程,投入多、影响大,容不得任何质量问题。工人可以一茬茬的换,但发射场建设现场管理代表始终有着自己的坚守和责任,“全国自强模范”“向上向善好青年”周湘虎就是其中的一位。</p><p> 作为发射场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两个工程项目——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工位的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深知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p><p> 2011年9月初,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量达数千立方,已在现场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的周湘虎,突然眼前模糊,双眼异常疼痛,却强忍着直到浇筑结束。事后他立刻被送往医院救治,却因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和过度劳累,导致视网膜脱落,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经恢复治疗也仅为0.04。</p><p> 身体上的苦难并没有阻挡周湘虎追梦航天的脚步,大病初愈后的他毅然返回施工一线,坚持现场巡视,甚至下到几十米的深坑,对两个工位200多根人工挖孔桩一一验桩。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他和同事还探索出多种特殊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技术。</p><p> 6年风雨兼程,2000多个日日夜夜,发射场建设者们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西昌航天精神,视工地为阵地,把建设当会战,周末假日连轴转,让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从蓝图变为现实。</p><p> <strong>求实创新,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争当世界一流</strong></p><p> 2007年8月,海南航天发射场批准建设,承载着“发射能力强、运载效率优、安全系数高、生态保护好”的世界一流建设目标。</p><p> 海南航天发射场与我国现有的酒泉、太原、西昌三个发射场相比,有“五大”突出优势:一是纬度底,与较高纬度发射场相比,可以充分利用
地球
自转速度,提高运载器效率。二是射向宽,满足90度至175度射向范围要求。三是安全性好,射向面朝大海,火箭残骸落区位于海上,最大限度降低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隐患。四是运输限制少,可以采用海运方式运输新型大尺寸航天产品,运输方式经济可靠。五是综合效率高,发射场可发展空间大、运行费用低、限制因素少,利于开展对外合作,为我国航天发射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p><p> 建设这样一座世界一流的新航天发射场,最显著的亮点是“新”,最大的难点也是“新”:全新测发流程、全新航天产品、全新技术状态、全新设备设施、全新参试队伍、全新指挥模式、全新气候环境等。面对这些“新”挑战,发射场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出年千万元科技推动计划、研究应用信息处理自主可控技术、加强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建设等“组合拳”,成功实现了多个重大技术突破。</p><p>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有效推动了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p><p> <strong>团结奉献,实现首飞成功与海岛建设共赢协调发展</strong></p><p> 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需要来自各方的大团结大协作大奉献,特别离不开驻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支持。</p><p> 文昌市龙楼镇星光村地源小学,坐落在椰树环抱、农舍错落的村庄之中,校门柱子上的不锈钢模型——一根火箭在众星环绕之中向天飞射。</p><p> 这本是当地人出身的文昌市教育局局长薛英炳在该校更新改造之时,请人设计的一个校标,也是教育局和村民们期望孩子们长大成材向科学技术进军的象征。没想到,它竟契合了学校所在的这片土地将要赋予的新的功能——这里将来要建设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天发射场,成为孩子们航天梦想出发的地方。</p><p> 自新发射场立项以来,海南省专门安排一名副省长负责发射场建设相关工作。至2014年9月,海南省和海口文昌两市政府及有关单位共投资32亿元,如期完成了清澜港码头清淤及航道、美兰机场、清澜港至发射场航天器运输道路、清澜大桥、同源水厂及相关供水管线、各营区市政供电外线等10多个发射场区外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满足了发射场建设和执行任务的需求,形成了协同推进建设的新模式。</p><p> 感恩于心更于行。发射场也积极为征地过程中的失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直接提供服务员、保洁员、厨师等多个岗位,外聘200余人,协调地方政府通过公益性岗位、自主创业等方式解决了700多人就业。</p><p> 新火箭托举新梦想,新征程开启新纪元,新发射场也必将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棋子,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