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广东科创航天:微小卫星有大未来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6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航天 328 0 2017-4-17 10:32:05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 align="center"> qwpg.jpg </p><p>  年轻的创业团队在认真研发新技术。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摄</p><p align="center"> ucqz.jpg </p><p>  光明网广州4月14日电(吴春燕 袁萍)2016年11月10日7时42分,伴随着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巨大的尾焰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由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广东科创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创航天”)独立自主研制的首颗通信试验卫星KS-1Q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据科创航天CEO罗澍介绍,从获知有机会随着长征十一号发射卫星,到制作出KS-1Q并将它送上太空,他们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目前KS-1Q在轨运作正常,发回的测试数据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符合设计预期,预计寿命达10年以上。</p><p>  <strong>打破封闭,从无到有</strong></p><p>  “在国内,航天是一个封闭行业。”罗澍告诉记者,在没有国家力量帮助的前提下,公司的所有研发工作都要靠自己,没有任何经验或方案可以参考。自2014年成立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科创航天的科研团队凭借自己的潜心钻研,已经具备整星研制能力,关键零部件全部自研自制。“航天器的发射成本,每公斤要十几万。我们研究微小卫星,在保证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重量每减轻一克,至少可以节省100元发射费用。”罗澍说,KS-1Q的重量只有两公斤,从研制到发射成功,成本控制在一百万元,相比科研院所动辄几千万的卫星发射费用,微小卫星商业前景还是可观的。</p><p>  “每一位应聘者我都是亲自面谈,只看他参与过的项目,不看他的学校和学历。” 90后的罗澍说,从确定项目目标到分解研发任务,不同的工程师负责实施再到质检,研发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人负责,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决定了这个环节的工作可以做到什么水平,只有研发团队能力强,产品质量才过硬。</p><p>  “以KS-1Q来说,我们将公司两年来的所有研发成果都组合于它一身。通信机迭代了6次,电源迭代了4次,整星机械迭代了8次。”罗澍告诉记者,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迭代,KS-1Q的各项零部件才达到需要的指标,它的在轨正常运行证明了大家的努力是值得的。</p><p>  <strong>开源共享,做“科创”蓝本</strong></p><p>  经过两年发展,科创航天现有员工22名,在北京、成都、西安多处都有科研合作点,目前正采用开源硬件的形式进行KS系列卫星平台的开发。</p><p>  记者了解到,科创航天是全国唯一一家展开“开源卫星”项目的民营公司。时下,卫星行业处于垄断局面,各家单位在制作卫星时要将相同的功能重复实现,成本高,困难大,导致中国民用卫星发展缓慢。“科创开源卫星发射及测试成功后,我们将公布卫星制作的图纸,开放数据的格式标准,让未来订制卫星变得有据可循。”罗澍告诉记者,民用卫星的组成部分包括卫星平台、载荷和地面系统三部分,卫星平台是基础,载荷是卫星的功能。开放了卫星平台,所有想要做商用卫星的企业、研究所或者个人,可以用科创开源卫星平台作蓝本,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要的载荷。“如果客户在研究载荷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我们还可以帮助定制载荷,提供成型产品和质检服务。包括代办发射卫星的行政许可、保险等业务,提供地面监控等服务,今后都可以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p><p>  “一旦数据开放,每位爱好者通过在我们公司网站免费学习,可能只需100元,就能用从网上购买到的材料自制接收设备,在家里接收我们的KS系列卫星拍摄的图片和视频。”罗澍说,卫星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照片只会对地面发送一次,因此,某一位爱好者在自家楼顶收到的视频片段,很有可能是唯一的。</p><p>  <strong>百尺竿头更进一步</strong></p><p>  “美国公司生产的具有拍照功能的微小卫星只有4公斤,但是拍摄画面的清晰度相当于十年前国内一吨重的间谍卫星,年创造价值100亿人民币。”罗澍告诉记者,不同于科研机构的不计成本,商用卫星必须考虑经济因素,控制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但做微小卫星,重量、体积的减小并不意味着质量的缩水,反而功能更加改进。</p><p>  以KS-1Q为例,决定一个卫星能否正常运转的根本在于电源、通信装置、热控装置和抗辐射能力。太空中的环境温差可达300度,卫星必须恒温在10℃左右才可正常运转,科创航天用自己的设计方案保证KS-1Q舱内温度固定在零上10℃±3℃,且整星平均耗电量不超过0.5瓦。</p><p>  “现有通信主要依靠基站,基站最大的缺点就是覆盖面小。”罗澍告诉记者,理想中布置一个无死角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只需要70个类似KS-1Q的通信卫星,若将每个卫星成本控制在一百万,那7000万就可以实现卫星通信全球无缝覆盖。“虽然实现这个理想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解决,但基本面还是好的。”罗澍对商用通信微小卫星的前景很看好。</p><p>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科创航天正在研制KS-2通信试验卫星,其在KS-1Q基础上,保证体积、重量不变,电源和通信能力都将提升数十倍。</p><p>  “我考察了全国300多家企业孵化器才选择了落户广州开发区科学城,这里的制造业基础供应链特别好,高校和高科技企业多,人才也多。”罗澍告诉记者,航天企业需要尽可能整合产业链,才能做到成品质量的可控,基于科学城孵化器配套完善、环境优质,他们才能潜心搞科研,做好产品。</p><p>  在大环境向好的前提下,科创航天近期与航天八院就研制长征2D运载火箭的通信设备,与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就研制X射线脉冲星导航卫星通信设备均达成合作。“公司的开源卫星预计一到两年后可达到商用标准,相信企业今后会发展得更好。”罗澍对科创航天的未来充满信心。</p><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