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天仪研究院杨峰:航天不遥远,私人订制卫星不是“白日梦” ...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6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航天 309 0 2017-4-27 10:56:40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 align="center"> yxcb.jpg </p><p>  天仪卫星模拟图</p><p>  随着2015年中国政府打开了对航天行业的管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商业研制与航天发射后,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已步入新的纪元。私人订制一颗卫星不再是“白日梦”。</p><p>  上周,中国商业航天新兴企业——天仪研究院对外宣布完成近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p><p>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事关国防军事安全的航天顶尖技术,离大众生活比较遥远。造一颗卫星要花多少钱?中国航天市场有多大?民营航天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科技云报道专访天仪研究院CEO杨峰,一起探究航天这个神秘又充满想象力的领域。</p><p align="center"> ef91.jpg  </p><p>  天仪研究院CEO杨峰</p><p>  <strong>宇宙不再神秘,航空梦想触手可及</strong></p><p>  天仪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制面向商业市场的航天系统与载荷的公司。通过微小卫星为国内外的科学家、科研院所、和商业公司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服务。</p><p>  去年11月,天仪研究院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距其创始成立不到一年时间。</p><p>  据杨峰介绍,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卫星,将原来需要等待至少5到10年的时间缩短到1年之内,然后把成本降低几个数量级,“一个实验最低只需要几十万元,而传统方式则需要耗资上亿”。</p><p>  天仪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为更多人实现低成本和快捷的航天之路,这个初心发自于中国航天科学实验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p><p>  “你知道中国发射一颗卫星的背后,承载了多少个科学实验项目?这些项目背后的科学家又因为航天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要等多少年吗?”杨峰介绍道,中国空间站计划在2022年建成,届时能被送往太空进行科学实验验证的项目,全国不超过百个,但实际从全国顶尖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征集的需求来看,全国至少有一千多个科学实现项目等待验证。</p><p>  可以看到,因为航天资源的稀缺,导致了很大一部分空间科学研究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杨峰举了个例子,天体物理教授潘建伟院士有个研究项目,本来2025年才有机会使用体制内的航天资源去发射卫星,光排队就花了十年时间,一个科学家的人生有几个十年?但天仪研究院为他“量身定制”的微小卫星,今年就能发射或许领先NASA三年。</p><p>  天仪研究院不止为国家航天事业提供补充,它的目标是要帮更多人实现航空梦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杨峰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可靠性和质量,以及成本和效率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p><p>  “对于国家来说,航天不仅是一个科研,更是一个大国倾向的事情,所以成功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安全,可靠性和质量是第一位的,成本排在后面。但是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一定要让它那么成功吗?</p><p>  比如执行一次太空任务,按照原来的方式需要花一个亿,一次就成功了。但是如果能把它的成本降到一千万,需要三次才能成功。算总账的话,是不是这个低成本的方式更成功?这是两个理念的不同。”杨峰认为,商业航天之路,失败一点都不可怕,把成本降下来才是最成功的。</p><p>  长期以来,制约宇航产业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本居高不下。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手机尚未广泛普及,通讯巨头摩托罗拉就曾推出一个宏伟的“铱星计划”,向太空中发射60多颗卫星,以组成一个低空轨道的卫星通讯网络。但未曾想到的是,造价一路飙升,最终达到了50亿美金。由于成本高企,该计划商用不到两年就宣告破产,也使得摩托罗拉元气大伤。</p><p>  值得借鉴的是,引导全球性商业化潮流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破局的关键,正是可循环利用、低成本的火箭发射,其主打的正是成本优势。随着市场开放,高成本的风险正在被避免。</p><p>  <strong>超3000亿美元的全球航天市场,中国才刚起步</strong></p><p>  在杨峰看来,以往航天技术研发的很多应用都和军事相关,所以一直都是封锁的,主要由“国家队”把持。直到上世纪90年代,商业航天的氛围开始起来,大家发现商业航天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科技创新,所以在美国诞生了一系列的航天创业公司。</p><p>  正是因为看到了国外商业航天的动向, 我国于2015年打开了航天这个行业的管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商业研制与航天发射。</p><p>  “政府把这个口子打开之后,我们相信在中国未来三到五年,也会出现美国商业航天的热潮,优秀的商业航天公司也能够站在航天的顶端。同时,随着成本门槛的下降,将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有能力入局。“杨峰告诉记者。</p><p>  商业航天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报告统计,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约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占比高达76%。根据市场预测,到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总额将达到4850亿美元,中国市场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等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p><p>  杨峰表示,已有的航天市场不是天仪研究院所瞄准的方向。“传统的通信、遥感、导航服务虽然空间很大,但竞争激烈,不适合我们这种初创型团队。科学试验至少占据航天经济的10%,天仪研究院面对的是产值在30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p><p>  “航天体系是目前天仪重点服务的对象,但我觉得航天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一个市场,未来希望能够把我们的用户往更商业化的方向去推进,比如一些商业企业,甚至于推向一些个人,这些是原来是航天是没有覆盖到的。既然是商业航天公司,我们做得更加商业化,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新市场,而不是传统的市场。”杨峰表示。</p><p>  目前,天仪研究院已成功发射了两颗卫星,分别是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和微重力化工实验卫星“陈家镛一号”,前者由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后者是与一家以色列公司共同合作研制。</p><p>  正如杨峰所说,天仪与其他行业的客户也达成了合作。今年3月,天仪与佳格就卫星与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长期战略合作。</p><p>  3月底,天仪还与UCloud共同研制国内首颗分时租赁天文卫星 “UCloud云汉号” 并预计将于2018年发射。该卫星将搭载专业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开放给天文爱好者们分时租用。“价格初步估计是一小时两三千元。”杨峰介绍,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控制整个卫星,拍摄任何想要拍摄的天区。这也是国内商用航天卫星领域首次让云服务商涉足。</p><p>  <strong>创业一年已盈利,赛道即将进入同质化阶段</strong></p><p>  商业航天与传统的航天产业从商业模式来说,有本质的区别。传统航天产业由国家投资,但像商业航天的创业,如果纯靠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其前景是令人担忧的。</p><p>  记者在与杨峰探讨这一话题时,杨峰说:“我们不是免费帮大家实现梦想,我们做的每一项实验都收费,因此实现了正向现金流。”天仪依靠为客户提供整套服务科学实验技术验证服务,在创业初期的已经实现盈利。</p><p>  在谈到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现状时,杨峰认为,接下来会有有大量商业公司正进入市场。“随着我们这些先行者把这条路给趟出来了,把钱给融到了,未来会出现更多的投资者来投这个行业,那么接下来就会出现同质化竞争。然后就开始进入冬天,冬天杀掉一批公司之后,再恢复到春天的时候,就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就是能够支撑起中国商业航天未来的公司。”</p><p>  采访最后,杨峰透露,目前多家投资机构看好航天项目,天仪已经启动了A+轮的融资。</p><p>  商业化是人类航天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强调效率,低廉的价格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是其赢得市场、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民营卫星发射政策扶持力度有望逐步加大。伴随技术发展和航天成本降低,卫星必将成为类基础设施,期待民营航天企业能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p><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