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成功回收火箭意义有多大?商业航天彻底转变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481
0
2016-11-22 16:49:56
<p> Blue Oringin成功回收火箭,这是否意味着贝佐斯投资的公司轻松战胜了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创办的SpaceX?不一定。</p><p> 在过去15年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Blue Oringin对整个航天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多数时间里,这家火箭公司带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只有“老板是亚马逊的CEO”。而且Blue Oringin足够低调,看上去不能和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同日而语。</p><p align="center">
</p><p> 马斯克在Twitter上@贝佐斯称自家的“蚱蜢”火箭早就成功回收过6次了。马斯克在Twitter上@贝佐斯称自家的“蚱蜢”火箭早就成功回收过6次了。</p><p> 但是今天,这个公司放了个大消息:Blue Oringin表示,该公司将一枚火箭发射到了太空边缘,然后又成功地将其降落回了地面。这个名为New Shepherd的飞行器爬升100公里进入太空之后,安全无虞地返回到了地面,降落地点与发射地点之间的偏差只有1.3米。</p><p> 长期关注科技新闻的话,你不难发现成功回收火箭这件事意义到底有多重大:贝佐斯投资的公司,似乎轻松战胜了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创办的SpaceX。后者一直以来都在尝试回收自家的“猎鹰9号”(Falcon 9)火箭,但没有一次成功。</p><p> 研发火箭回收技术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节约成本。目前,马斯克的SpaceX已经算是低成本火箭发射商了。但要把什么东西送进太空,收费还是高达每次6000万美元。</p><p> 那么如果火箭回收技术成真呢?SpaceX有可能把价格降低到600万美元一次——毕竟那些价格昂贵的火箭部件不用用完就丢了。</p><p> 不要觉得600万美元依然不是个小数字。在这个价格下,商业航天工业就会彻底发生转变。对于许多公司来说,从事太空旅游、太空研究甚至其他与太空相关的业务,都将成为可能。</p><p align="center">
</p><p> 在Blue Oringin成功回收火箭之后,马斯克就第一时间在Twitter上向贝佐斯发去了祝贺。不过,他后来还补充了两句:“不应该搞混‘太空’和‘轨道’的含义。”而且他还@贝佐斯说,亚轨道火箭发射后回收并不罕见,自家的“蚱蜢”(Grasshopper)火箭早就成功回收过6次了。</p><p> 马斯克的回应听上去有点酸溜溜的,因为蚱蜢火箭的飞行高度远远达不到太空,只有New Shepherd的十分之一。但抛开这两家公司的恩怨情仇,Blue Oringin成功回收火箭,是否意味着贝佐斯在火箭回收领域击败了马斯克呢?</p><p> 不一定。</p><p>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两家公司的火箭形状大相径庭:SpaceX的猎鹰9号又细又长,而BlueOringin的New Shepherd则显得身材粗壮。因此首先要明确一点,两家公司的火箭,是功能不同、设计不同的两种火箭。</p><p align="center">
</p><p> Blue Oringin的New Shepherd火箭(左)和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右)Blue Oringin的New Shepherd火箭(左)和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右)</p><p> 猎鹰9号的设计目标,是将人造卫星、空间站补给这样的物体发射进入环绕
地球
的轨道,这样的目标对火箭速度要求更高,而细长身形则有助于减少火箭飞行时的阻力。不过,回收这样的火箭明显是高难度动作。打个比方,SpaceX正在做的事情,就好比是从楼顶上高速抛出去一根钢管,并且保证它能在落地时竖在地面上不倒。</p><p> 相比而言,New Shepherd的任务就要轻松多了,只要进入太空就行,因此火箭不像猎鹰9号那样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有太多要求,体型也就不讲究了。</p><p> 更重要的是,和环绕地球飞行相比,进入太空并不算是难事:只要想办法进入100公里以上的高空就行。但问题在于,留在太空中并不容易。在国际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的近地轨道上,引力几乎和地面上一样强,大小约是地面上的90%。如果国际空间站相对地球静止不动,那么它就会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重新坠落到地面上。想要留在轨道上,就必须要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飞行。</p><p> 所以你看,贝佐斯的公司就相当于放了一个大号的二踢脚,崩到100公里的高空之后再掉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亚轨道飞行。当然,让它成功落回原地还是很困难的。</p><p> 需要说明的是,SpaceX正在努力回收的那部分火箭也没有进入绕地轨道。猎鹰9号的可回收部分是火箭的第一级火箭。火箭中的大部分燃料都储存在这里,其目的就是为了将火箭的剩余部分送入太空。之后,第一级火箭就会脱离重新坠入大气层。剩余的部分就由第二级火箭继续推动进入轨道。</p><p> 但它开始下坠的高度还是比New Shepherd要高:大约是200公里,是后者的2倍。而且猎鹰9号在进入太空时提供的推进力是New Shepherd的15倍。这意味着猎鹰9号在着陆时要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况且猎鹰9号下落时的姿态几乎与地面平行,这又比直上直下,无需调整姿态的New Shepherd难上一层。</p><p> 所以这两家公司的火箭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非要在土豆和西红柿里挑出来个第一,你要怎么比?</p><p> 虽然马斯克的推特透着酸溜溜的味道,但他说的确实是实情。论进入太空后成功返回地面安全着陆的,Blue Oringin不是第一家。如果把所有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物体都算成火箭的话,那Blue Oringin就更没有取得第一的资格了。</p><p> 比如说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是第一个成功测试可回收亚轨道火箭的商业公司。这家公司的SpaceShipOne空天飞机就是在2004年,由运输机带入高空后发射,再通过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的。再往前是美国空军与NASA合作开发的X-15火箭飞机。这家飞机在1963年的飞行高度,比New Shepherd还要高出7公里。</p><p> 不过,Blue Oringin取得的成就仍然称得上非凡。火箭发射进入太空之后,仍然能垂直落回地面,这个挑战从没有人能够完成。贝佐斯也因此能在人类太空史上名垂千史。只不过商业公司进入航天领域之后,航天技术的竞争也已经到了你争我抢的阶段。SpaceX经历多次失败之后正在痛定思痛,努力在下一次发射中取得成功。而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联合成立的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也在开发可以回收的大力神5号火箭(Atlas 5)。贝佐斯旗下公司的纪录能保持多久?我们拭目以待。</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