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五位航天航空总师谈中国"上天"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469
0
2016-11-22 16:59:07
<p> 中国“上天”能力几何?中新社记者专访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嫦娥一号”、载人航天、新一代歼击机、大型运输机等五位总设计师,详解当前中国航天航空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前景。</p><p> <strong>构建新一代运载火箭完整型谱</strong></p><p> 火箭,作为航天“接力赛”中的第一棒,承载着中国探月、载人、卫星等太空梦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去年,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首次飞行试验。今年,“大火箭”长征五号和专为发射货运飞船定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也将“首飞”。</p><p> 全国政协委员、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四型火箭加强了航天运输系统建设,提升了中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增强了现役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但仍不能构成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完整型谱。中国还需要补充新的火箭构型,构建小型、中型、大型、重型火箭的发展序列,才能满足新时期低轨、高轨、深空探测等航天发射需要。</p><p> 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称,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运载火箭能力仍存在差距。而加快新一代运载火箭完整型谱的研制,将为中国跻身航天强国奠定基础。</p><p> <strong>航天要兼具战略眼光、顶层设计和拼搏精神</strong></p><p> 明年,中国预计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2018年,“嫦娥四号”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将首次探秘月球背面。这一系列的发射任务完成之后,中国将实现无人探月“绕”、“落”、“回”的三步走发展规划。</p><p> 对于包括探月工程在内的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认为,近年来中国航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与美国NASA、俄联邦航天局、欧洲空间局等第一梯队相比仍有距离。</p><p> “我认为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现在处于第二梯队。如果想追上世界先进水平,且不被后来者追上,中国必须具备战略眼光、顶层设计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否则总处于追着别人跑的局面中。”叶培建说。</p><p> <strong>中国载人航天意在和平开发利用太空</strong></p><p> 自2003年“神舟五号”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今年,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载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发射后择机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p><p>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与美俄相比,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步晚,规模也略小,“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中国载人航天正在不断发展,随着工程不断推进,技术差距会随之缩小。</p><p> “中国载人航天的目的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周建平说,“目前航天发展为人类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很多有益的贡献。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将持续探索太空,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活动。”</p><p> <strong>歼击机发展更讲究博弈策略</strong></p><p> 随着歼-10系列等军用歼击机相继亮相,中国在军用航空领域的发展备受瞩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一代歼击机总设计师杨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俄罗斯,以及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欧洲应属于第二阵营。</p><p> “由于军用航空发展的第一要务首先反映在歼击机上,所以歼击机在航空界无疑是最较真,也是最难研制的。而中国歼击机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有中国特色,影响力也随之增大。”杨伟如此评价中国歼击机发展的总体态势。</p><p> 他说,歼击机从技术上强调创新、跟踪策略,但实际发展更讲究博弈策略。不能只盯着对方有什么,自己就要发展什么。关键要搞清楚自己的战略任务,从而用设计和技术构建谱型,满足中国的战略需要。</p><p> <strong>大飞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strong></p><p> 大型运输机运-20的成功研制,终结了中国无国产大型飞机的时代。</p><p> 全国政协委员、运-20飞机总设计师唐长红指出,中国大型运输机长期依赖于进口。研制运-20是中国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垄断的壮举,“不再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p><p> 他分析道,现在只有美国、俄罗斯,以及德、英、法等国组成的欧洲联盟能制造大型运输机。大型运输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于世界航空技术大国之林。</p><p> “我们不仅是在研制一型飞机,而是提升一个产业的能力,通过高端产业的拉动,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大飞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工业、国防、经济等综合实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定要创造出民族品牌。这一点尤为重要。”唐长红说。</p><p align="center">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