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载人航天未来将走向地月空间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361
0
2016-11-22 17:02:00
<p> ——在中国航天日专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育林</p><p align="center">
</p><p> 图: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接受本站记者专访 (张琦 摄)</p><p> 4月23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京举行座谈会,邀请百余位航天专家回顾航天发展历程,畅谈未来。会议期间,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接受本站记者专访,就载人航天当前任务及未来创新发展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p><p> <strong>中国航天日恰逢其时 既是鼓舞也是鞭策</strong></p><p> <strong>记者:您认为国家设立航天日对于我们载人航天战线的科技人员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strong></p><p> 张育林: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设立中国航天日,体现了对航天事业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推进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一种决心。应该说这是一个晚到的节日,但这个节日到来的恰逢其时,因为中国的航天经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这是我们所有航天人的骄傲。</p><p> 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发射,到神舟十号,我们利用很少的投资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射了10艘载人飞船,发射了天宫一号实验室,有十名航天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极大了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有效提升了综合国力,也极大的提升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既是对我们事业发展的肯定,同时我感觉也是一种鞭策,激励我们把载人航天当前的工作做好,要把今年的空间实验室的任务完成好,要把空间站研制建设好,还要谋划好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p><p> <strong>空间实验室任务富有挑战 工程上下准备充分</strong></p><p> <strong>记者:说到今年的空间实验室任务,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情况?面对一年内四次的高密度发射任务,工程总体是否有信心?</strong></p><p> 张育林:今年工程要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在轨中期驻留,并且要验证空间站的一些关键技术。另外,今年的首战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发射。这是我们国家新一代大中型运载火箭的首飞,也是我们未来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的主力火箭,将来在成熟和可靠度提高以后,还要作为载人任务的后续火箭。所以它的成功首飞也是非常关键的。在今年的首飞任务之后,在明年上半年要利用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这样我们就把载人航天的运输能力和体系构建完成了。因此,空间实验室任务是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关键一步,也将为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第三步即空间站建设奠定基础。</p><p> 今年的任务十分艰巨,富有挑战,责任重大,但是我们有必胜的信心,也有把这个必胜的信心变成胜利、变成最后确保圆满成功的各项措施和办法。一方面,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不断胜利的一个保证。另外,我们有工程从神一到神十,包括天宫一号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功的经验为技术基础。另外,我们现在有一支让我们非常有信心的人才队伍,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富有创新性,年富力强。当然,信心只是我们做工作的一个基础。有信心,还要靠落实,要靠我们一步一步精心的抓好质量、抓好计划、抓好实施,这样才能够把今年的任务完成好。</p><p> <strong>瞄准地月空间 推动载人航天创新发展</strong></p><p> <strong>记者:在前几天刚刚召开的载人航天工作会上,工程总体提出了推动载人航天未来创新发展。请问,您怎么看待载人航天创新发展这样一个问题?</strong></p><p> 张育林:载人航天本身就是探索未知领域的一个伟大的事业,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事业。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创新的目标,大家知道中国载人航天从1992年立项确定了一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踏踏实实的走到了第三步,也就是建设空间站。建设空间站之后,我们要以空间站的建设为新的起点去创新,制订一个新的创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我们研究还在研究论证。但是总体讲,载人探索开发月球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符合国情和发展规律的现实选择。我们还是要把目标瞄在近地空间以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我们国家利益的拓展去谋划一个新的发展空间。</p><p> 另外要制定一个新的创新战略,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完成之后,不是说我们载人航天的任务就结束了,恰恰是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到一个创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按照习主席关于创新的要求,按照我们国家、我们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来制订与“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相适应的、与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的载人航天新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创新的发展战略。我们总的认为: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在全面迈出第三步之后,要以空间站建设和应用为基础,以载人月球探测为新突破,以支撑国家发展利益向地月空间拓展为目标,研究制订新形势下载人航天发展的新战略。</p><p> 此外,在途径上要创新,我们在工程的管理、工程相关的关键技术方方面面都要实现创新。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创新的人才。载人航天走到现在,应该说最宝贵的是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后续我们要推进载人航天创新发展,更要下大功夫、下大力气来培养创新人才。</p><p> <strong>中国空间站未来或将向商业开放</strong></p><p> <strong>记者:目前国外商业载人航天发展如火如荼,国内关于商业航天的研讨和声音也非常多,您觉得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如何更好体现应用效益?会不会在商业方面有一些开放?</strong></p><p> 张育林: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陆地、海洋、大气层一样,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当然,我们现在主要以近地空间利用为主。将来肯定还要走向更远的未来,包括地月空间。航天在干什么?航天就是为人类开发这样一个新的空间去做探索,去突破技术。</p><p> 不管空间站也好,卫星也好,我们做这些事最终还是为了能够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你说要不要产业化?要不要支持军民融合?要不要在空间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个肯定是不言而喻的。像卫星,现在已经进入了商业应用的阶段,通讯卫星、遥感卫星,以及导航卫星都在开展商业应用。对于空间站而言,既要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也要开展空间科学应用。除此之外呢,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空间站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不是讲“互联网+”吗?我们的空间站也可以看作一个在
地球
近地轨道上的一个大型网络的节点。但是这个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来讲,还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中国的空间站目前还处于建设和探索阶段,对人在空间生活、工作,包括将来能够进行空间的一些技术的开发利用进行探索。成熟之后,一些应用的商业化是可能的,虽然不是当前工程的主题,但可以是我们要着力去推进的一个方向。</p><p> 记者:好的,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p><p> 张育林:谢谢!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