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火星幻想曲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火星
594
0
2016-10-31 15:17:37
“奇怪的V型嘴巴和凸起的上唇,没有眉骨,楔形的下唇下面也找不到下巴,嘴巴不停地颤动着,长着一条条像神话里女怪身上的触须,它的肺在陌生的空气里粗重地喘息,由于
地球
的重力比
火星
上大得多,它的动作显得笨重和吃力。特别是那双骇人的大眼睛,一眼就给人一种致命的、紧张的、野蛮的、残缺和怪异的感觉。” <p> 英国小说家H·G·威尔斯在他著名的科幻小说《星球大战》中如此描写火星人,他们离开已经不再适合生存的家园,入侵地球大肆杀戮,开展殖民旅程。 </p><p> 时间进入21世纪,《星球大战》中的火星人没有来,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一步步前进——2011年2月14日,在火星—500项目中,人类首次模拟登陆火星。今天,让我们奏一曲! </p><p> </p><p> <strong>2030年,人类赴火星? </strong></p><p> 网页上流传着这样一幅火星生活图景:我们住在一座上窄下宽的圆形房子里,出门行动靠火星车,旁边的暖房里种着蔬菜水果,自给自足。也有科幻作家这样描述:在火星,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容器里,整个造型仿佛好莱坞电影中的未来城市。容器底部是一个人造磁场,以达到和地球重力同等水平;上面覆盖着玻璃样的透明材料。 </p><p> 或许,这样的猜想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成为现实。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正计划实施一次雄心勃勃的探险:2030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并让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主任皮特·沃登说,这个特殊任务被命名为“百年星舰”计划。 </p><p>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研制新一代火箭发动机。据报道,美国艾德阿斯特火箭公司正在加速研制等离子体火箭,未来4年中,这种火箭时速将达到198000公里。那时,人类到火星只需要39天。 </p><p> 科幻作家金·斯坦雷·罗宾逊曾写过著名的火星三部曲,《红色的火星》、《绿色的火星》、《蓝色的火星》——人类探索火星的最终目的正是要把这颗如燃烧一样的红色星球,改造成同地球一样的蓝色星球,成为人类美好的新家园。 </p><p> 早在2007年前后,就有科学家为改造火星拟定了千年计划。第一步,通过制造温室气体给火星“加热”,让火星像地球一样温暖。这里,让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成了好帮手——科学家们建议在火星上建造一些特殊的化工厂,源源不断产出温室气体。第二步,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让冰融化成水,并产生雨雪天气。第三步,种植植物,让火星成为花园。第四步,等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为氧气,科学家们建议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培育出释放大量氧气的超级植物变种。最后一步,等待,大概1000年。 </p><p> </p><p> <strong>火星生命是啥样? </strong></p><p> 从已得到的探测结果看,火星上似乎并没有生命迹象。然而,由于样本数量太少,这并非定论。很多科学家相信,火星上纵横的河道暗示着这里曾经沧海横流。而有水就该有生命——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学家史提夫·斯奎尔斯曾说:“每个人都认为火星上存在有机物,火星上可能已经存在生命,如果你找到正确的地点,那里可能保留着这些生命的证据。” </p><p> 火星环球监测者探测器最近也发现,在火星上分布着大面积的磁性物质,这表明火星曾经有像地球一样的磁场。由于磁场能够保护行星不受各种宇宙射线的伤害,为火星生命的进化和生存提供庇佑——或许火星曾像地球一样充满生机。 </p><p> 火星上有没有生命?或许这个问题只有等到人类踏上火星后才能解答,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天马行空的猜想。 </p><p>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克里斯托弗·卡尔在2010年对火星生命做出了大胆猜想:如果火星生命的确存在,他们看起来可能与人类很相似。在NASA的资助下,卡尔和他的同事正在研发一种能够解码外星人DNA的标准装置,称为“搜寻外星基因组”(SETG)。通过研究火星地下冰、盐水或土壤样本,SETG将尝试隔离、放大、检测和识别火星上的核酸。“如果这些核酸是我们已知的DNA或RNA,那么我们就能用这种仪器检测出来。” </p><p> 这一建立在“火星人可能和我们一样”理论基础上的猜想,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火星上可能进化出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近期对微生物的研究发现,不依靠水、厌氧、靠砷等有毒物质代谢的微生物不在少数。这让更多人相信,火星上的生命以另一种形态存在着,或许他们就该是《星球大战》的那样。 </p><p> 但卡尔并不这么想:“如果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寻找不一样的东西,却不花时间寻找相似的东西,那我们简直是愚蠢至极。当然新生命体独立产生的可能也是有的,但那并不是最有可能的情况。” </p><p> </p><p> <strong>有多少星球能去“移民” </strong></p><p> 天体在不停运动中,地球终有一天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虽然这一天可能十几亿年后才到来,可从明白这道理开始,懂得未雨绸缪的人类就开始为自己寻找避难所。 </p><p> 科学家给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起了个名字:宇宙宜居带。美国滨州州立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詹姆士·卡斯廷和他的同事将适合人类生存的“持续宜居带”定义为:在恒星周围的一个类地行星,拥有一个含有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大气,并且形成的气候可以维持以水为基础的生命。 </p><p> 这个定义看似简单,却含着最难达到的四个字“恰到好处”。就以行星的位置为例,这个“移民点”不能离恒星太近,否则温度太高,超过人类所能承受的上限50℃;但也不能离恒星太远,否则会变成无法生存的冰天雪地。没有液态水,没有植物生存,人类也无法为继。 </p><p> 然而2010年的新发现,给人们增添了信心。NASA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经过一年多探寻,发现1200多颗
太阳
系外潜在行星,其中54颗可能适宜生命生存。 </p><p>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首席科学家威廉·博鲁茨基说:“这样的数字令人惊喜,因为在这之前,我们一无所获。”这54颗“宜居”天体中,5颗的大小接近地球,其他的与
海王星
或
木星
相当。更让人们充满信心的是,这仅是“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夜空繁星的四百分之一后的结果,可能意味着太阳系外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数不胜数。 </p><p> 博鲁茨基介绍,“开普勒”接下来的任务,是考察这些“宜居”行星是否具备支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例如合适的大小、成分、温度和与母星之间的距离。 </p><p> 然而一说到技术,就不免让人有些沮丧。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成功率都不高,何况载人飞船?而且,按照现有的技术推算,我们到火星需要1年左右;如果到太阳系外行星,甚至需要上百万年。交通工具都还没解决,更遑论重力问题、动植物生长、宇宙辐射……直至把行星改造成和地球一样的蓝色星球。技术的曙光还未照进现实,难怪科学家们在兴冲冲地宣布新发现后又给公众泼了一盆冷水——星际旅行?还是个幻想! </p><p> </p><p> <strong>延伸阅读 </strong></p><p> 地球还能“宜居”多少年? </p><p> 地球上的生命依赖太阳而生,但太阳也在不断变化。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在逐渐变亮,太阳系的宜居带也就随之向外移动。简单地说,地球会越来越热,逐渐变成我们的邻居——金星。不过人类大可不必杞人忧天,这样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科学家们推测这样的情形会发生在20-30亿年以后,地球处于宜居带的时间还有60-80亿年。 </p><p> 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哈特曾计算,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再远1%,在地球演化史上将会出现一个不可逆转的冰期,而如果距离再进5%,它也可能出于一个不可逆转的温室状态。假若地球的轨道更扁一些,上述的距离限制会更加严格。这一结果受到很多质疑,不断有科学家提出,迈克尔没有考虑到二氧化碳-硅酸盐循环在保证地球温度中的重要作用。不过对于宜居带在变化、地球早晚有一天不适合人类生存这一点,大家却没有太多异议。 (柯济) </p><p> 来源:光明日报</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