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AMS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342
0
2016-10-31 15:18:55
如果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一半的宇宙应由正物质组成,另一半应由反物质组成。“落户”国际空间站的“科学贵宾”——阿尔法磁谱仪2(AMS-02),将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浩淼宇宙中搜寻“另一半宇宙”。神秘的反物质与暗物质,让人翘首期待。主持该项目的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却说,科学是无法预见的。即便找不到,也是一种收获。“在科学道路上,我们可能原本是想去挖金子,但最终挖到的是玛瑙。” <p> </p><p> 探测带电粒子的“哈勃望远镜” </p><p> “如果宇宙中确实存在由反物质组成的世界,和大量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么我们应该能在太空中找到它们。”这是丁肇中开始这项艰难探测的初衷。 </p><p> 他认为,人类之所以至今没能找到来自宇宙深处的反粒子,是因为我们把观察点放在了地面上。而反物质一旦进入大气层,就会与正物质产生湮没反应,根本无法到达地面。因此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将探测器送上太空。 </p><p> 美国宇航局将AMS称作“能探测带电粒子的‘哈勃望远镜’”,只是它昂贵得多,耗资近20亿美元。1971年,一位很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曾提出这个想法,但没人付诸行动。“宇宙是最终的实验室。”丁肇中和他的国际团队后来为此奋斗了17年。 </p><p> 1998年6月,AMS-01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首次进入太空,在为期10天的实验中,并没有发现反粒子,但它证明了AMS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是可行的。 </p><p> </p><p> 中国方案解决“40年来最大挑战” </p><p> 项目的最大挑战是将一个桌子大小的磁体送入太空。然而,大型磁体不可避免地会有漏磁和二极磁矩的问题,前者会干扰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其他仪器的工作,后者则会使磁谱仪在
地球
磁场作用下转动。 </p><p> 为了自己“40年科研生涯中难度最大的实验”,丁肇中寻访了多国科学家,但都没找到好方法。1994年,他偶然在一份美国文献中看到中科院电工所的一篇论文,得知中国能造很好的磁铁,于是飞到北京造访电工所。几经讨论,双方确定了方案。 </p><p> 这是一块内径约1.2米、重约2.6吨的巨型永磁铁,中心磁场强度为1350高斯,是地球磁场的27000倍。不过,它并不是铁石一块,而由上万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小磁块拼成的64个磁化方向连续变化的永磁条组成。 </p><p> 据AMS-01磁体制造总指挥、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董增仁回忆,制造永磁体的过程精密而复杂。上万个小磁块都得由50×50×25毫米的标准块切割而成,任何一个稍有偏差都无法拼出一个完整的环。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空间磁场,项目组选用了当时磁能级最高的钕铁硼材料。 </p><p> </p><p> 超导卡壳,永磁体再征宇宙 </p><p> 1998年试飞归来,丁肇中带领的团队着手设计一个可在太空运行3-5年的新系统——AMS-02,其中的关键部件永磁体,将被磁场强度达9000多高斯的超导磁体取代。其间,受美国航天飞机失事影响,和超导磁铁本身存在技术障碍,AMS-02的发射时间几经推迟。 </p><p> 直到去年,眼看“奋进号”航天飞机就要步入它的“绝唱之旅”(也是美国航天飞机全体退役前的倒数第二次发射),但超导磁铁的研发还是没能完全克服“漏热”的缺陷。 </p><p> 上海交通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叶庆好教授告诉记者,为维持磁体处于超导状态,必须用温度达1.8K(-271.3℃)的超流氦对其进行冷却。“漏热”,意味着要保持“体温”,磁体就得消耗更多的冷却剂为自己降温。按计划,AMS-02随航天飞机升空时可携带2000升超流氦,而“漏热”将直接导致冷却剂超重。 </p><p> 无奈之下,AMS-02不得不放弃研发多年的超导磁体,重拾试飞时的那块中国制造的永磁体。董增仁说,去年夏天,他专程飞往欧洲核子中心与丁肇中讨论永磁体的改进方案。不可思议的是,测试发现,当年那块永磁体的中心磁场强度至今仍高达1340高斯——“13年只衰减了10高斯,这说明,它再工作一二十年应该没有问题。” </p><p> 据悉,AMS-02将在国际空间站内运行约10年,未赶上航天飞机“末班车”的超导磁铁则可能用在之后的AMS-03上。 </p><p> </p><p> 分辨反物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p><p> 对于反物质的世界,人们充满了好奇,也有许多误解。一次,在丁肇中与中国学生的对话中,有人天真地发问:在反物质的世界中,是不是一切都与我们这个正物质世界相反?比如,男人会不会变成女人? </p><p> 如果说大型强子对撞机模拟的是宇宙大爆炸之前最初的状态,那么AMS就是要描述大爆炸后的完整镜像。谁都说不准,AMS-02此行找到反粒子的几率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其难度不亚于“在一场暴雨中寻找一颗彩色的雨滴”。 </p><p> 叶庆好告诉记者,要分别物质与反物质,首先得想办法测量粒子所带的电荷是正是负。当空间粒子进入永磁体的巨大磁场,携带不同电荷的粒子会自动分流——向左走,或者向右走。此外,AMS-02还装备了近10种子探测器,它们有的测“身高”,有的测“体重”,有的窥“相貌”,多角度综合评估空间粒子的身份究竟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是明物质还是暗物质。 (任荃)</p><p> 来源:文汇报</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