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火星这么危险,心大才能生存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火星
403
0
2016-10-31 15:28:46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影片《
火星
救援》虽然还未上映,却已经被科幻迷们炒得火热。不是因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也不是因为主演马特·达蒙。是因为原著小说《火星任务》这本科幻小说绝对的良心保证,童叟无欺。</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一个超级幸运者的故事</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这本“连个外星人的鬼影都没有”的科幻小说,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在“战神三号”任务中6个航天员登陆火星的第六天,一场风速达到175公里/小时的沙尘暴袭击了他们的太空站。他们接到美国宇航局的撤离命令,离开太空站走进风暴,再搭乘小艇回到停留在火星轨道上的贺密斯号太空船。但就在前往小艇的途中,一根被扯断的天线击中了航天员马克·瓦特尼,并且把他吹走了。其余航天员眼见马克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在风暴中消失,心想必定是性命不保了,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只能按原计划回
地球
。</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没想到马克大难不死。但他面临更大的麻烦就是如何孤身一人在火星上活下去。他要怎么在这个又荒凉又危险的红色星球上自救求生,熬上几年时间最后回到地球?</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幸好,马克是一个心大的人。他始终以整个
太阳
系最大条的神经对待这件事。我想,在碰上所有人类都没有碰上过的超大麻烦时,也只有他这样“没心没肺”的人才能活下来。</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有一种麻烦叫自生自灭</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他碰到的麻烦可真是不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居住舱留下的餐包只够吃300 多天,马克要想活到“战神四号”任务的航天员抵达火星要4年以后,得备战备荒。所以,身为植物学家的马克做出决定——在火星上种马铃薯!</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火星土壤里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要素,但是没有细菌怎么办?他开始收集自己的大便,加到火星土中,味道越臭,表示效果越好。</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另外,马克还要得到更多的水来种马铃薯。他想到的办法是利用最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氧气和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好搞定,马克有制氧机,可以从占火星大气95%的二氧化碳中分离出氧气来。但是氢气就比较棘手了,他只能从登陆小艇剩余的燃料中,收集释放出来的氢气。</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最可怕的事情是,他得在居住舱里点燃氧气和氢气。如果去问每一个工程师,居住舱中发生什么情况算是最糟的,他们全都会告诉你:“失火”。居住舱是火了,幸好他没被烧死,并且还得到了想要的水。但是分离出来的氢气没被完全燃烧,而是跑到了居住舱里和氧气混合在一起,让居住舱变成了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而且真的爆炸了。还好,马克没被炸死。</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接着,马克继续执行各种为了求生而不得不作死的计划。比如他为了取暖而去把一个以2.6公斤的钸作为能源的放射性热电产生器重新挖出来用。美国宇航局的规章制度规定这比核弹还危险的玩意要埋在至少距离人类4公里外的地下才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又比如他驾驶火星探测车外出23个火星日,往返距离1600公里,为了去拓荒者号探测仪拿到可以和地球联系的仪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马克就是这样幸运,有一天他与地球取得了联系。看起来事态在向好的一面发展……且慢!故事要好看,就要一次次地把主角丢到最绝望的地方,马克也不例外。</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他所在的居住舱裂开了。气压一股脑地冲出室外,使连接的减压舱像手榴弹一样被炸飞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更严重的是,在彻底失压的情况下,大多数水分都蒸发了,火星上的马铃薯从此正式绝种。本来的计划是马铃薯能够让他撑到第九百天,而“战神四号”任务会在第八百五十六天投递补给品,但是现在,他只有活过600个火星日的热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怎么办?必须马上给马克送吃的。但是从地球飞到火星得花414天(地球日),把补给品塞进推进器里、再审查流程要花13天,也就是说,准备推进器的发射只剩下区区48天。</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美国宇航局终于赶在最后期限之前把装着救马克性命口粮的火箭发射了。但是,火箭还没离开地球大气层就掉下来了。时间太紧了,该做的检查根本来不及做,一个微小的缺陷毁了整个计划。看来,马克要在火星上活活饿死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一个打动人的理由</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马克究竟是怎么样离开火星那个鬼地方的?剩下的故事让我们在大银幕上观看吧。</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火星任务》这部影片和原著一样,绝不煽情,大部分都是实打实的理性和科学。唯一动情的段落就是全书的最末尾一部分,写下来供大家品味。</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书中写道:我想了一下,为了把我这条烂命救回来到底动员了多少人力,那数字庞大到让我傻眼。我的组员每个人都牺牲了自己1年的时间,只为了回来接我。美国宇航局里有无数的人日夜工作,想出探测车和小艇的改造计划。然后,不但没有放弃,他们还建造了另一个探测仪来送补给品。此外,中国政府也放弃了他们计划好几年的任务,只为了提供美国宇航局1台火箭推进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我最终能活下来的代价,一定超过好几亿美金。这一切只为了救援一个研究植物学的书呆子。何必这么大费周章?</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好吧,我大概知道答案是什么了。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我代表的意义是进步、科学和人类已经梦想好几个世纪的跨越星球。但说真的,他们这么做真正的原因,只是因为帮助他人是人类的天性。(雷剑峤)</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