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天宫二号”或搭载英国设计的科普实验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中国航天
335
0
2016-11-3 15:45:56
<p> <p align="center">
</p></P><P align=center>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天宫二号模拟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P><p> “天宫二号”的顺利发射升空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潜在的合作机会。”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空间实验室高级科学家休·莫蒂默在此间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上这样说。实际上,前不久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已成为研讨会上的高频词。</P><p> 莫蒂默:中英航天合作涉及面更广泛</P><p> 莫蒂默表示,中国空间科技发展之快,已经“到了令所有国家都非常震惊”的地步。“天宫二号”是非常好的实验平台。希望利用这一平台,在大气质量监测、环境保护、农业以及灾害预警与防治等方面,展开中英双方的合作。</P><p> 在研讨会上,莫蒂默进一步解释说,中国拥有一些全球领先的太空技术,比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而英国则制造了全球1/4的卫星。透过“一带一路”战略,中英卫星技术合作有机会造福更广大全球市场。</P><p> 奥吉哈:在“天宫二号”做科普更精彩</P><p> 英国国家空间学院主任安努·奥吉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中英两国在太空观测、太空飞行、对地观测等主要太空技术领域都有合作。他表示,正是三年前受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微博)”上授课的启发,他牵头推动了英国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为“英国的杨利伟”——25年来首位进入太空的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策划了一堂太空科普课,地点是国际空间站。</P><p> 奥吉哈强调说,虽然此前有不少太空教学项目,但大多太过浅显和娱乐化。王亚平的授课让他发现太空科普课既有趣,又包含相当程度的数学和物理学内涵。自此,他为皮克设计了70多个高层次的科普实验。</P><p> “‘天宫二号’的升空,让我再次受到启发。” 奥吉哈高兴地说,“这次研讨会上,中英双方一起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备忘录框架下,今后几周,我将正式向有关方面提交申请,希望能让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里完成一个英国设计的科普实验,并向全球学生展示。那肯定会比国际空间站的课更精彩”。</P><p> 克里斯:英国脱欧后对华合作愿望更强烈</P><p> 英国航天局国际空间政策主任克里斯·李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空间领域现在能做的,是他们过去15年、20年前梦想去做但做不到的事。脱欧后,英国对与中国开展空间科技合作的愿望更强烈。他认为,太空合作如能有效利用卫星数据,其商业价值将是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价值的10倍。</P><p> 李表示,目前,空间技术每年为英国创造130亿英镑的经济价值。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提高到500亿英镑。而中国是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P><p> 此外,英国萨里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高扬还表示,可以借鉴国际空间站的经验,把“天宫”这一太空装置变成国际科学平台,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领导力。(科技日报上海9月24日电)</P><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