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科学家已提出木星探测计划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木星
296
0
2016-11-4 08:17:35
<P align=center>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
木星
拥有巨大的磁层</P><p> 北京时间5日中午,经历了5年飞行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木星轨道,开展人类历史上对木星最深入的观测。</P><p> “探测器入轨后,要看它在轨运行期间能否经受强辐射考验,按计划完成20个月的工作。”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社执行总编庞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P><p> 近年来,
火星
探测成为各国航天活动的热门主题,而对木星的探测,最近也得追溯到2007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的一次飞掠。</P><p> 那么,木星探测与火星探测有哪些不同?“朱诺”号与她的“前任”“伽利略”号的使命有什么区别?我国在木星探测方面有何计划?</P><p> 庞之浩介绍,火星与木星有很大不同。在距离上,火星距
地球
最近约5500万公里,最远超过4亿公里;木星距地球更远,达到6.4亿至9.3亿公里。</P><p> 同时他介绍,火星是岩石星球,只有两颗卫星;木星是气态行星,是
太阳
系内形成的首颗行星,成分跟太阳及其相似,而且其已被发现的卫星达到68颗,因而被比作“小太阳系”。“对木星进行探测,有助于加深对太阳系的了解。”他说。</P><p> “朱诺”项目首席科学家斯科特·博尔顿认为,了解木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所有星体,可以追溯太阳系历史的源头,了解什么促成了行星的生成,为什么行星的成分和太阳有区别等。</P><p> 20世纪70年代,人类就开始探测木星,已发射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等8个探测器。但庞之浩表示,其中大部分只是“路过”木星,顺便获取图像和数据。</P><p> 首个用于专门探测木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木星的,是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它于1995年12月抵达木星环绕轨道,对木星大气开展了近8年的研究,最终坠入木星大气层焚毁。由于还肩负着探测木星卫星的使命,同时出于对木星辐射的忌惮,伽利略号的轨道很高,距离木星约20万公里。</P><p> 庞之浩介绍,“朱诺”号与“伽利略”号的任务颇有不同。</P><p> 在轨道设计上,“朱诺”号为了近距离探测木星,精心选择了一条可以避开强辐射区域的椭圆形极地轨道,最近离木星云层不到5000公里,远木点高度约为1.88万公里。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朱诺”号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要探测木星内部,看木星究竟全部由气体构成,还是拥有被大气包裹的核心。此外还要对木星的大气、磁场、引力等进行探测。</P><p> 除了用轨道躲避辐射,“朱诺”号还采用了钛合金防辐射屏蔽装置。该装置大小相当于一辆SUV,如同一件盔甲,将“朱诺”号的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等20个重要的电子设备严严实实的罩在里面,使其免受辐射影响。</P><p> 此外庞之浩表示,在过去所有距离远于火星的探测任务中,探测器都采用了核电源,而“朱诺”号仍使用了太阳能,主要原因是要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同时也为了更加环保。因为按照计划,“朱诺”号围绕木星运行20个月以后将撞向木星,如果用核能,有可能对蕴藏生命的木星卫星造成污染。</P><p> 尽管木星距地球很远,但庞之浩认为在测控方面无需担心。他说,美国在本土、澳大利亚和欧洲分别建设了深空测控站,无论地球转到哪个方向,都能完成对探测器的测控。“美国现在还能测控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它跟地球的距离达190亿公里。”他说。</P><P align=center>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木星与著名的伽利略卫星--欧罗巴</P><p> 鉴于探测木星意义重大,我国科学家在已经出版的《2016—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中,也提出了木星系统探测计划。</P><p> 记者了解到,该计划的基本科学目标包括研究木星磁层结构,木卫二大气模型,木卫二表面冰层形貌及厚度,金星、地球、木星间的太阳风结构。</P><p> 同时计划中还提出对地球生命的地外生存状态及演变特性进行研究,指出要开展木星系统探测器在行星际飞行期间,以及木星系统探测期间的微型遥测遥控生物试验,观测并研究地球生命在不同空间段的生命状态、适应性反应及变化过程。</P><p> “希望在时机成熟后,这项计划能早日实施。”庞之浩说。</P><p> <p align="center">
</p></P><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