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爱因斯坦探针”装上“龙虾眼” 光学组件研制完成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444
0
2016-11-4 09:03:38
<P align=center></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资料图:国家天文台X射线成像实验室研制的龙虾眼光学组件样机</P><p>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完成了“爱因斯坦探针”(简称EP)卫星的宽视场聚焦X射线望远镜光学组件样机的研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而这也是国内首次完成宽视场聚焦X射线望远镜光学组件样机的研制。</P><p> EP是一颗面向时域天文学和高能天体物理的小型天文探测卫星,其功能是在软X射线波段开展最高灵敏度的高能暂现天体巡天。如今,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关键组件“龙虾眼”的研制,正在着手开展整机的设计。</P><p> “我们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引力波源的电磁波对应体,探测沉寂黑洞的爆发,并开展各类高能暂现天体的系统性巡天。”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袁为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P><p> EP结合了大的瞬时视场和X射线聚焦成像带来的高灵敏度,代表了下一代的宽视场时域高能天体物理的发展趋势,并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关注。专家们预期EP将为时域天文学带来新的突破,尤其是在探测引力波源的电磁波对应体和沉寂黑洞的爆发方面。</P><p> 据了解,在与引力波探测器协同观测引力波事件对应的电磁辐射领域,EP是一个富有竞争力的、高灵敏度的望远镜。张臣表示,EP的视场非常大,通过协同观测,可以给出引力波事件发生的精确的天空位置和伴随的X射线辐射的信息,并引导地面和天空大型天文设备做后随观测。</P><p> “最开始接手这个技术的时候可以说国内还是空白,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技术。”EP硬件团队负责人张臣比喻,如果说EP是飞行在太空中的相机的话,“龙虾眼”就是那个完美的镜头。“龙虾的眼睛成像实际上和人的眼睛成像是很不同的,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系统,我们这个原理和其有相似的地方,所以被命名为‘龙虾眼’。”</P><p> 张臣告诉记者,由于“龙虾眼”镜片非常轻薄,作为望远镜的 “镜头”对精度和变形度要求非常高,必须采取高精度装配措施,同时还要保证镜片不变形。</P><p> 作为航天的产品,“镜头”要求非常结实,其结构可以用粗壮形容,需要将镜片牢牢固定住,但是高精度的装配则极尽精巧,还不能让固定结构破坏镜片面型。面对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要求,张臣团队开始了严苛的科技攻关。</P><p> “由于前两次中的工艺方法导致变形比较厉害,我们通过做力学分析、实验验证改进结构等措施,最终在第三次成功攻克难关,成就了今天的龙虾眼。”张臣说。张臣告诉记者,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虾眼”,就连部分镜片也是由国内生产。</P><p> 从最开始的设计,到结构,再到最后的测试,龙虾眼全部由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完成。</P><p> “X射线望远镜和普通光学望远镜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都是独特设计的,被用于特定的观测,是一种定制,所以装调方法也是独特的。”袁为民介绍说,该研究是在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项目支持下完成的。</P><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