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人民的名义》,孙区长的望远镜如何能“胸怀宇宙”?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宇宙
377
0
2017-4-14 18:09:24
<p> 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昨天被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刷了个屏,因为第22集中对剧中人物孙连城有这样一段描述(以下截图不涉及重大剧透,应该可以放心观看)。</p><p align="center">
</p><p> 剧中孙区长的这套爱好天文的装备,在真正的天文爱好者看来,还真是有些“简陋”了。我当时就吐了句槽:</p><p align="center">
</p><p> 后来补看了内容,发现之前说他没有寻星镜是不对的。其实是有的,只是那张截屏中刚好被镜筒挡住。就是这么个东西:</p><p align="center">
不过,加上这个寻星镜也涨不了多少价值。</p><p> 正好借这个机会,简单讲讲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主要有两个问题:</p><ol><li><p> 天文望远镜的寻星镜、赤道仪,这些听起来好复杂的东东,都是干什么用的?</p></li><li><p> 配齐了这些装备就能很开心地观测天文了吗?</p></li></ol><h2>寻星镜和赤道仪干啥用?</h2><p>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搞明白望远镜是干嘛用的。是望远用的吗?越好的望远镜看得越远?——不是这样的哦!</p><p> 比如月球,距离
地球
38万千米;
太阳
距离地球1.5亿千米;夜空里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距离地球81万亿千米(8.6光年)——这些我们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见,不需要望远镜。<br><br>望远镜的主要作用之一,在于能看清远方物体的细节。讲得稍微专业一点,就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p><p align="center">
不是这个张角……</p><p> 所谓张角,可以理解为,为了看清远处物体的两端,视线所需要张开的角度(也称为视角):</p><p align="center">
</p><p>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经过望远镜之后,张角被放大,人或设备就能看清物体的细节了。</p><p align="center">
</p><p> 比如像这样:)</p><p align="center">
日本Orion望远镜的创意搞笑海报</p><p> 如果张角太小,望远镜无法把它放大,就会糊成一团,看不清细节。所以,望远镜所能分辨的最小张角,是评估望远镜的重要指标之一。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能分辨的张角就越小。<br><br>去年中国搞了个大新闻,在贵州落成启用了一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号称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做得这么大,分辨率那就别提有多高了!(当然,这是相对于其他射电望远镜而言的——由于观测波段不同,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远远达不到相同口径光学望远镜的水平。)</p><p align="center">
当年仍在建设之中的FAST。图片源自网络。</p><p> 除了FAST这样的“单口径”望远镜,把多台望远镜联合起来,也可以虚拟出一台超大口径的望远镜。<br><br>清明节的时候有这样一条消息:科学家把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台射电望远镜阵列联合起来,要给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拍张照。</p><p align="center">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超级黑洞“卡冈图雅”。</p><p> 这些望远镜的分布跨越了地球直径的两端,通过干涉技术可以搞出口径相当于一万千米的虚拟望远镜,可以用它观测到2.6万光年以外黑洞的微小张角。这个干涉技术是拿过炸药奖的,真是霸气十足。</p><p align="center">
如果在月球上也架一口锅,联合起来是不是就能搞出口径达到38万千米的望远镜了呢?</p><p> 聊的有点远了,把话题拽回来。望远镜的作用是把小的张角放大,它本身也就看不了很大的区域。</p><p align="center">
肉眼看到的天区范围是这样的。图片来源:Stellarium模拟</p><p align="center">
望远镜看到的范围,就只有这么一点。图片来源:Stellarium模拟</p><p> 观测范围这么小,要找到一个想看的目标,该怎么操控望远镜瞄准它呢?这就得用到寻星镜了。寻星镜也是个望远镜,不过它的分辨率低一些,所看到的区域范围可以大一些,便于找到目标。<br><br>使用前,让主镜瞄准一个目标,使之置于视野中心,然后调整寻星镜的指向,使这个物体也位于寻星镜视野中心的十字叉上。</p><p> 这样调试好之后,再用寻星镜瞄准某个目标,调整到视野中心时,观测目标就会出现在主镜的视野中心了。</p><p align="center">
使用的时候就像孙连城这样,先通过寻星镜寻找目标。</p><p align="center">
不过,孙连城随手拧松了寻星镜的做法,容易造成寻星镜找到的目标不在主镜里,使用时要注意规避。</p><p> 正因为望远镜只能观测很小的区域,所以当需要观测大天区面积的时候,就不适合使用望远镜了。比如:</p><ul><li><p> <strong>看银河全貌</strong>,这种跨越整个天宇的目标显然直接用眼睛看;</p></li><li><p> <strong>看星座</strong>,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是用肉眼划分出星座体系的;</p></li><li><p> <strong>看流星</strong>,它会呲溜一下快速地从这个星座划到另一个星座,用望远镜根本来不及操作瞄准;</p></li><li><p> 还有<strong>观测黄道光、ISS国际空间站过境、铱星闪光</strong>等,都适合肉眼观测。</p></li></ul><p> 以上,寻星镜就讲完了,接下来是赤道仪。</p><p> 地球在不停自转,于是星星们看起来就会呈现东升西落的运动模式。</p><p> 我们肉眼的观看范围很大,星星的运动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显著变化。但是刚才说了,望远镜的视野范围小,星星稍微运动一点儿就会跑出视场看不着了。怎么办?这时候就该用赤道仪了。<br><br>赤道仪用一根轴对准北极点,做到和地球自转轴平行。观测时,地球转动多少角度,只要调整旋钮让赤道仪返回多少角度,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指向,非常方便。</p><p align="center">
红圈部分为赤道仪,使用时要将极轴调整到与地球自转同轴。</p><p> 高级一点的话,也可以用电动赤道仪,时时与地球自转保持等速反向旋转,能够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br><br>有的赤道仪还带有自动寻星功能,使用时选好要看哪颗星,就可以自己转动,将望远镜对准目标并保持跟踪,这就更方便了。</p><h2>这些装备就能让人开心地观测天文吗?</h2><p> 其实,对于刚入门的天文爱好者来说,望远镜有可能达不到原先的期望。请看知名科普公号 Easynight 绘制的介绍:</p><p align="center">
</p><p> 是不是有点懵?</p><p> 前面提到,望远镜的口径能提高分辨率,其实口径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增加集光能力。</p><p> 人眼在黑暗环境中,瞳孔一般能扩张到 7 毫米,它接收光线的面积就是直径 7 毫米的圆。</p><p> 现在,如果用口径 70 毫米的望远镜做观测,相当于把100倍于瞳孔面积的光集中起来送进眼睛,看星星就会更亮,也能看到原来很暗而看不到的星星。<strong>当然,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真的会发生连氪金狗眼都被烧瞎的杯具。</strong></p><p> 但即便如此,很多天体的光亮实在是太暗了。除了大口径望远镜,还得用赤道仪架着相机长时间跟踪曝光,把所能收集到的光线一点一滴集合起来,并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等,才能呈现出来。</p><p> 所以业余爱好者到底用望远镜能看啥?还是来看EN菌的手绘:</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上面这幅漫画中的最后3张图片用到了16英寸口径的望远镜,集光能力是眼睛瞳孔的3000多倍。用孙连城手边这台只有60毫米口径的望远镜,肯定是没戏的。(剧中他只用来看月偏食,那倒是足够用了……)</p><p> 我前面吐槽剧组找的望远镜很low,是因为这台望远镜的支架根本不是什么赤道仪,镜筒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有朋友考证,整套望远镜的某宝定价才¥180,我之前估计的300大洋还真是高看了它。孙区长贪污不贪污另说,但剧组看来是真没钱……</p><p> 质量差的玩具型望远镜不推荐购买,因为看物体有各种相差,且操作繁琐,不利于观测。但是这不怪60mm口径的问题,同口径下也有牛逼的望远镜,加个ED玻璃、用上个什么复消色差系统之类的,价格也能上千,甚至上万都有可能。</p><p> 其实,初学者并不一定需要望远镜才能进行天文观测。前面提了很多肉眼就可以观测的目标,再加上对天文理论的学习,搞清楚自己想观测的目标是什么、需要怎样的装备,再入手也不迟。</p><p> 感谢EN菌(公众号<strong>easynightcomic</strong>)授权使用他们的天文手绘漫画,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马褂的个人公众号:<strong>myAstro</strong>,欢迎关注。</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