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技术到底离百姓生活有多近?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517
0
2016-10-31 18:29:31
<p>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将人类带入航天时代,随后的近50年间,人们目睹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先实现人类的太空梦,美国的阿波罗工程6次拜访月宫的壮举,人类一次次地实现着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载人航天技术使得我们的活动空间从陆地、海洋拓展到了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我们终于可以亲自看到孕育人类的
地球
是怎样一个美丽的蓝色宝石。 </p><p> </p><p> 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而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后,人们还将怎样受惠于航天技术的进步?其中一些对生活的影响还真是不说不知道。 </p><p> </p><p> <strong>航天技术就在我们身边</strong> </p><p> </p><p> 世界杯足球赛踢得正欢,如果我告诉你转播比赛的通讯卫星坏掉了,你一定会沮丧不已,不过,这很少会碰到。你能看到远在欧洲的比赛现场靠的是距地面35000公里的通讯卫星,这才有了你兴奋的欢呼。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航天技术距离我们过于遥远,与我们毫不相干,因为,如果人类从未发展过航天技术,我们今天的生活将黯然失色。 </p><p> </p><p> 现在你和朋友出门游玩手里拿个小巧玲珑的数码相机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是由CCD感光的电子摄影器材。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上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拍下了数码照片,尽管那个时候专用于航天事业的数码相机所拥有的分辨率还达不到30万像素,仍然使用感光胶片作为记录媒介,但图像信号却能通过卫星系统顺利传送到地面指挥中心,这对于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后来日本索尼公司率先对这种曾经用于军事科研的产品进行民用化研究,如今数码相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为你我带来了生活的乐趣。 </p><p> </p><p> 航天技术总是首先应用到民用前沿科学的研究,特别是救死扶伤的医学领域。目前各种移植手术屡见不鲜,肝肾的移植技术已经日臻完善。然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心源等待患者的将是死亡。2001年7月,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市的一家犹太医院为一位心脏病晚期患者成功的换上了一个人造心脏,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人造心脏的移植手术。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这种小型化的心脏泵已经为几十人带来了新生。 </p><p> </p><p> 如果驾车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行驶,你一定希望有人给你指路,然而经常碰到的结果是行人也不清楚。那么怎么办,现在一种结合卫星传送的信号,与地图资料配合,通过小型荧屏显示器可随时确定汽车所在位置,能帮助司机准确认路。汽车安装上接收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设备后,只要你在电子地图上找到你要去的地方,电子地图结合卫星信号经过计算就可以给你指出一条最近的路线。如果汽车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就可以和现在的民航飞机一样借助GPS的指挥抵达你要到达的任何地方。不久的未来,航天技术还会更大地促进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p><p> </p><p> <strong>航天技术为医院创建无菌环境 </strong></p><p> </p><p>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微生物,而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对于那些自身免疫能力降低的人,有些微生物还是十分可怕的,它们能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而一项航天技术已经在法国的5所医院中成为提供无污染空气环境的创新方法。 </p><p> </p><p> 根据欧洲航天局公布的最新消息,这项原本用于确保宇航员在空间站里能呼吸到洁净空气的航天高科技方法,现在已经被用来在医院中“捕杀”和“清除”微生物真菌、细菌、孢子以及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而且,利用该技术还能祛除空气中与SARS、埃博拉、天花、结核病和痈等恶性传染疾病相关的微生物。 </p><p> </p><p> 自2003年起,这项原先的航天技术为医院空气环境保护、创建无菌环境提供了保障,而且,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利用这项技术也可在医院以外的场所营造出一个无菌室。它可以达到消除超过99%微生物的空气净化功能,从而满足医院医治那些身患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的特殊需求。据介绍,12个月来,经过在法国5家医院的试运行,该系统的卓越性能表现已经让医生们称赞不已。 </p><p> </p><p> <strong>航天技术解燃眉之“渴” </strong></p><p> </p><p> 美国的火箭专家正在试图解决饮用水源污染的问题,一套宇航员使用的水处理设备将很快为那些生活在污染地区的人们提供服务。 </p><p> </p><p> 美国科学家一直为太空站的水处理问题绞尽脑汁,多年来,美国宇航局(NASA)也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加高效地解决污水循环利用的问题。亚拉巴马州汉斯维尔市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已测试完成一种太空站水循环处理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可以净化宇航员呼吸运动产生的体液,甚至连“尿液也处理得比任何一个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还要清洁”。 </p><p> </p><p> 与此同时,全世界有很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这里的人们守着潺潺的泉水却口渴难耐,面对眼前清澈的河流却不敢沾唇。与宇航员的水处理问题一样,水源污染的净化也需要一套技术,这两者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的确有人想到了这一点。一套利用该技术,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的改进水处理设备将很快面世,为地球人服务。把它安装在汽车上的净化设备可以在村庄间流动,那些被污染的泉水可以在其中进行净化,并且可以处理到符合饮用的标准。 </p><p> </p><p> 航天技术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不胜枚举,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产品外,卫星电视、太空育种、天气预报,甚至医院种使用的各种其他医疗技术如肾透析都与航天技术息息相关。 </p><p> </p><p> 自2003年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我们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的热潮,我们的航天工作者们正在把飞船的相关技术大量民用化,相信不久我们将受益于祖国的航天技术!(何世文) </p><p> 来源:人民网</p><p> </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