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反卫星武器解密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493
0
2016-10-31 18:35:29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公开说过:“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
地球
。”<p> </p><p> 反卫星武器是指用于击毁卫星的空间防御武器。反卫星作战方式分共轨式和非共轨式(快速上升)两种:共轨攻击就是将反卫星武器射入与目标卫星相近的轨道上,然后通过机动接近目标,一般需要若干圈轨道飞行之后才能完成攻击任务。快速上升攻击就是先把反卫星武器射入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平面相同而高度较低的轨道,然后快速上升去接近并攻击目标。这种方式可在第一圈内就完成拦截目标的任务。</p><p> </p><p> 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速度极快,结构复杂而脆弱。反卫星武器接近目标后,可以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击毁目标卫星;也可以释放金属颗粒和碎片、气溶胶系干扰物或直接碰撞击毁目标卫星。</p><p> </p><p> 截击卫星所需的变轨、交会拦截技术同宇宙飞船交会对接技术基本一致。因此,各航天大国自然有反卫星能力。各国天天探测跟踪卫星,早已经确定卫星的轨道以及质量、形状和其他特征信息,而弹道导弹的轨道和其他信息均难以事先获得,所以反导弹难度远远大于反卫星。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利用今天先进的反导弹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反卫星。</p><p> </p><p> <strong>美国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历程</strong></p><p> </p><p>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美国的防御重点是反弹道导弹,同时,美国也利用已有的反导系统进行反卫星技术探索,并进行了约40次反卫星技术试验。</p><p> </p><p> 1959年美国首次进行高空核爆炸,进行反卫星武器的试验。1964年,美国部署第一代雷神陆基反卫星核导弹。美国空军在1959年、海军在1962年,分别从B-47轰炸机和F-4战斗机上进行过反卫星试验。</p><p> </p><p> 1976年,美空军开始发展空中发射的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系统,1985年9月13日进行了首次拦截卫星的飞行试验,成功拦截了550公里轨道上一颗报废的P78-1实验卫星。该拦截器的作战高度在1000公里以下,接近目标的相对速度为10~14公里/秒。</p><p> </p><p> 1989年,美国开始重点发展地基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系统。1997年8月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到了1996年,他们又开始一种新型地基反卫星武器的试验。在导弹与卫星遭遇时,以一张带有小球的聚酯板拍打卫星,使卫星内部的仪器失灵,而卫星仍保持完整的外形,让人以为卫星故障报废。</p><p> </p><p> 1997年10月,美国陆军首次使用先进化学激光器进行了摧毁在轨卫星的试验。另外,天基激光武器1992年以来也进行了多次试验,技术上已达到了武器水平。2000年,美国拨款1亿美元试验一种从太空攻击导弹或其他飞行目标的高能激光武器。同时,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可能开始部署,具有对1500公里以下的中低轨道卫星进行干扰和毁伤的能力。另外,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加紧了对高能微波武器的研制。</p><p> </p><p> 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也可以作为反卫星武器。航天飞机可以飞向目标卫星,向其开火或将其抓获。1984年至1992年美国航天飞机在轨道上修理和回收卫星的实践表明,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攻击目标卫星。</p><p> </p><p> 据不完全估算,今后20年美国对太空武器装备研究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400亿~1600亿美元。</p><p> </p><p> <strong>导弹防御系统就是反卫星武器</strong></p><p> </p><p> 由于反对太空军事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目前表面上并没有突出其反卫星武器,但实际上,当前正在发展的导弹防御系统就是十分有效的反卫星武器。</p><p> </p><p> 美国计划于近年在阿拉斯加州中部部署地基中段导弹防御拦截器。这些拦截器可作为十分有效的反卫星武器。它末段速度为7~8公里/秒。垂直发射可在6000公里高空对卫星实施攻击。若用它拦截低轨道卫星,其射击区域可达数千公里的范围,从而能够攻击大多数低轨道卫星。</p><p> </p><p> 美国宙斯盾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原用来拦截弹道导弹。该系统的末段速度为3公里/秒,垂直发射时能击中500公里高度轨道运行的卫星。由于宙斯盾可以全球机动,该系统实际上具有全球覆盖攻击能力。</p><p> </p><p> 美国天基动能杀伤系统能够攻击地球同步轨道和半同步轨道卫星。包括一个拥有1000枚反导弹的“智能卵石”系统。卫星拦截器平时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一旦探测到导弹发射,最近的拦截器就会加速脱离轨道,自动寻的,并通过直接碰撞摧毁目标导弹。拦截器在轨速度约为8公里/秒,推进系统可使其速度增加到14公里/秒,这一速度能够使拦截器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从低地球轨道运动到地球同步轨道,并仍具有接近10公里/秒的速度。</p><p> </p><p> 该弹由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于1988年8月开始研制,1990年首次进行亚轨道拦截空间飞行目标的试验。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其光学探测器探测距离远,可以看到数千公里外建筑物大小的目标。它的硬件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当高,相当于1台Cray1超级计算机,有一定的智能水平,“智能卵石”设有伞型杀伤增强装置。这种装置是折叠并可以径向展开的伞状结构,金属伞展开后、可增大碰撞面积。</p><p> </p><p> <strong>前苏联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历程</strong></p><p> </p><p> 1963年,前苏联开始研制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其重点型号是地基共轨式反卫星拦截器。</p><p> </p><p> 1968年10月19日,前苏联开始进行非核反卫星飞行试验,前苏联在丘拉坦宇航基地发射了宇宙248号卫星,接着又发射了宇宙249号和252号截击卫星,截击卫星分别绕地球2~3圈后,在5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迅速接近宇宙248号靶星,并自爆成功。</p><p> </p><p> 在1971年2月25日的拦截试验中,宇宙397号截击卫星不仅能改变轨道高度,而且还不断改变轨道倾角,从62°变至68.5°,使其更快地进入宇宙394号靶星的轨道平面。此次试验表明前苏联截击卫星已具有较大的轨道机动能力。</p><p> </p><p> 1976年2月,前苏联开始其反卫星实战试验。同年2月16日,宇宙804号截击卫星经过两次机动变轨,接近宇宙803号靶星,当其运行到第5圈时,在古巴的哈瓦那南部上空实施拦截,摧毁了目标。</p><p> </p><p> 1977年6月17日,前苏联从丘拉坦发射了宇宙918号截击卫星,在低轨道(124~197公里)绕地球数圈后,突然紧急上升,成功摧毁了在994~2103公里高度轨道上飞行的宇宙909号靶星。</p><p> </p><p> 1977年12月21日,前苏联用SS-9运载火箭一次发射了4颗截击卫星,对几天前用SS-5运载火箭一次发射的3颗靶星进行拦截并获成功。</p><p> </p><p> 在1978年5月19日的试验中,宇宙1009号截击卫星被射入一条地球过渡轨道。发射后半小时,即绕地球半圈时,它紧急上升并迅速飞向在1004公里高空的宇宙967号靶星,在接近目标时自爆将其摧毁。同年宣布达到实战水平。</p><p> </p><p> 1982年6月18日,前苏联进行拦截卫星、战略导弹的实战试验,协同前苏军大规模战略核武器综合性演习。它首先发射反卫星拦截器,摧毁模拟的美国侦察卫星,同时发射了两颗军用卫星去替补假定在战争中被敌方摧毁的己方卫星。演习持续了7个小时,反映了前苏联已拥有可供实战使用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以及在核大战中使用空间武器的军事准备。该反卫星武器系统部署在丘拉坦火箭发射场,一直保持着战备状态。</p><p> </p><p> 1983年,前苏联又以类似的截击方式,摧毁了在联邦德国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这是前苏联首次在其领空之外的北约盟国上空进行反卫星试验,因而实战意义重大。</p><p> </p><p> 1975年10月18日以后的几天中,前苏联连续5次用氟化氢激光器照射了两颗飞临西伯利亚上空用以监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美国早期预警卫星,使其红外传感器饱和(即暂时失效)达4小时之久。同年11月17日、18日两天,又照射了美国空军的另外两颗卫星。试验表明,前苏联的地基反卫星激光器已开始向实战能力发展。但当时其功率还不足以造成卫星上红外传感器的永久性破坏。</p><p> </p><p> 1981年,他们又在宇宙系列卫星、飞船和礼炮号空间站上进行了8次激光武器试验均获成功。1981年3月,前苏联利用一颗卫星上的小型高能激光器照射一颗美国卫星,使其光学、红外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美国敢怒不敢言。</p><p> </p><p>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在萨雷沙甘试验场部署地基反卫星激光器,在靠近阿富汗边界的杜尚别地区的努雷克山顶上建立了两个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系统。</p><p> </p><p> 除了反卫星武器外,前苏联/俄罗斯的“橡皮套鞋”反战略弹道导弹系统也具有拦截美国低轨道卫星的能力,其宇宙飞船和空间站亦可作为天基反卫星武器的平台支援反卫星作战。</p><p> </p><p> <strong>美国的太空绝对优势</strong></p><p> </p><p> 国际社会限制外空军备发展的呼声一直很强烈。在2000年和2001年的裁军会议上,俄罗斯与中国提出了有关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草案,遭到美国的反对。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年8月31日签署新的《国家太空政策》,称美国有权禁止“与美国利益敌对”的任何人利用太空。这是美国首次对太空政策做出全面修改。</p><p> </p><p> 据美国《商业周刊》2004年10月24日报道,美军已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在必要时”摧毁欧盟未来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美国利用其太空优势,出台卫星发射审查制度,甚至首开“卫星禁飞区”的尝试。</p><p> </p><p> 早在上世纪末专家便指出,目前的信息社会生活的金融、新闻、通信等各方面高度依赖卫星,假如某国被强加“卫星禁飞区”那将是灾难性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将陷入混乱。1998年5月,美国仅仅一颗民用卫星失灵,就给美国部分地区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损失,证明这种担心绝不是多余的。</p><p> </p><p> 面对威胁,卫星很脆弱,给所有民用卫星套上重装甲也不现实。美国警告说,他们可摧毁他国所有卫星。而俄罗斯等国根本没有能力在1个小时内击毁数百颗美国卫星。</p><p> </p><p> 美国30年前便研究增加卫星的抗干扰和机动性,以避免被拦截,如利用星载干扰机和可投放的空基干扰机,释放箔条、红外曳光弹和雷达吸收层等,保护美国卫星。同时还研制了雷达和红外告警信号接收机,安装在卫星上,在敌方卫星接近时发出早期告警信号,使它有时间进行机动以避开敌卫星。该系统具有逃过攻击的手段,并在万一失效时通知地面控制站,以便把备用的卫星立即发射送入轨道。</p><p> </p><p> 与此同时,美国在其第六代成像侦察卫星(先进锁眼-11和长曲棍球)和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上,采取防核效应加固和防激光保护手段,增加了防碰撞探测器,同时增强了机动变轨能力,提高军用卫星的生存能力。</p><p> </p><p> 不过美军信息网络90%都依赖卫星,民间依赖也很大。因此只要一小批美国卫星被击毁,就足以给高度信息化的美国造成重大打击。因此,发展反卫星能力,作为空间防御战略的组成部分,对增强现有战略威慑力量,将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举措。</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