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俄罗斯天军10年透视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382
0
2016-10-31 18:36:10
2001年6月1日,俄罗斯军队成立了一个新兵种——航天兵,这被看作俄罗斯天军成立的标志。<p> </p><p> 俄军认为,未来高技术战争首先将从宇宙空间开始,制天权是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先决条件。</p><p> </p><p> 其实,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就在航天领域你追我赶,大力发展军事航天和太空作战兵器。但苏联的解体使其通往天空及太空的高速列车骤然停止甚至倒行,直到俄军航天兵成立,才又重新启动。</p><p> </p><p> 10年后的2011年12月1日,俄军在航天兵的基础上,合并空军的空天防御战略战役司令部,又组建空天防御兵,进一步推进空天大融合。</p><p> </p><p> 过去的10年,是俄天军加足马力,奋起直追的10年。天军已经成为俄武装力量中最年轻也是发展最快的兵种。</p><p> </p><p> <strong>俄天军在曲折反复中发展</strong></p><p> </p><p>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空天防御能力直线下降。当时雷达部队员额削减60%,分队总数减少80%,对1000米以下低空目标侦察能力下降了50%。这既有国家经济不给力的因素,也有改革造成的体制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与俄军政高层的战略判断失误有关。</p><p> </p><p> 俄罗斯成立之初,奉行亲西方政策,认为已不存在来自西方的任何威胁,美国和北约也由原来的“冷敌”变成了“蜜友”。</p><p> </p><p> 失去战略对手后,俄军建设迷失了方向,军队发展完全由高层领导的喜好决定,特别是谢尔盖耶夫担任国防部部长期间,有限军费中的80%都用在战略核力量建设上。</p><p> </p><p> 这也导致俄军高层对武装力量的调整缺乏理性、统一的长远规划。1997年11月,俄将原直属国防部的军事航天力量与原防空军的导弹太空防御兵并入战略火箭军。次年,将原空军和防空军合并,组成新空军。这造成空天防御的主体力量——导弹太空防御部队和国土防空军分别落在战略火箭军和空军两个军种之中,其发展受到严重桎梏。</p><p> </p><p> 就在俄军发展处于迷茫期时,1999年,北约实现首轮东扩,并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新构想”,随即绕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和传统势力范围受到挤压。</p><p> </p><p> 普京上台后,对国家安全形势进行了冷静反思。2000年1月和4月,俄先后颁布新版《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和《俄联邦军事学说》,彻底结束对西方一厢情愿的“单恋”,客观地将美国和北约视为主要的潜在敌人和战略对手。同时确立“均衡发展”的建军新方针。</p><p> </p><p> 为挽救国家空天防御能力,2001年6月,俄罗斯把军事航天力量和导弹太空防御兵从战略火箭军中又分离出来,组建航天兵。几经曲折反复,俄天军终于得以独立门户。</p><p> </p><p> 进入21世纪,美国明确提出以绝对军事优势谋求“绝对安全”的防务战略,“9·11”事件更使美国意识到防空反导预警系统的极端重要性。2001年12月,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此后几年里,美国处心积虑地在俄罗斯的后院波兰和捷克境内部署拦截导弹、建立反导雷达预警基地。这使得俄罗斯苦心经营的“看家宝”——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效能大打折扣。</p><p> </p><p> 美国在努力打造防御“盾牌”的同时,也在研发和部署新一代空天进攻的“利剑”,如X-37高超音速空天飞机等。据俄空军总司令泽林判断,到2030年美国将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随时对俄境内任意目标实施高精确打击的能力。</p><p> </p><p>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俄军事专家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空天对抗的地位将更加突出。科索沃战争也证明,一体化的空天战略袭击已成为美国和北约在未来战争初期最可能使用的入侵样式。如果俄罗斯在空天领域的对抗中失手,所面临的核打击和大规模地面入侵的威胁都将上升。因此,俄国内要求恢复统一空天防御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p><p> </p><p> 2010年12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建立空天防御兵。一年后,该兵种宣布组建完毕,并开始投入作战值班。空天防御兵的成立,标志着俄军空天防御系统建设进入空天大融合的新阶段。</p><p> </p><p> <strong>构成天军的五大系统</strong></p><p> </p><p> 发展能攻善守的兵力、兵器,是俄天军对抗美国空天霸权,应对未来战争威胁的重要举措。目前俄天军设有两个司令部,即航天司令部和防空反导防御司令部,其编制主要包括五大系统:</p><p> </p><p> 一、航天发射场。目前俄天军共有3个航天发射场。其中承担主要发射任务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由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租赁。另外两个分别是“普列谢茨克”第一国家航天试验发射场、“斯沃博德内”第二国家航天试验发射场。</p><p> </p><p> 俄国防部2010年决定重点改造“斯沃博德内”发射场,计划于2015年前在其基础上建成“东方”民用航天发射场,预算资金为4000亿卢布。该发射场建成后,俄天军主要航天发射活动将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转移到这里。</p><p> </p><p> 二、在轨航天器。截至2002年8月,俄罗斯在轨运行91颗航天器,其中有13颗军民两用航天器,有42颗军用航天器。近年航天器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03年在轨航天器为97颗,2010年又有3颗军用航天器发射入轨。</p><p> </p><p> 未来几年,俄天军计划继续发射
地球
远距离探测、通信、导航、测绘航天器。俄轨道集群的特殊性在于,大部分航天器具有两用性,和平时期它们很少用于军事目的,在出现军事危机时,它们将由国防部指挥控制。</p><p> </p><p> 三、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由地面的远程预警雷达和太空的预警卫星两部分组成。目前,俄罗斯共有12个大型远程预警雷达站,境内8个,境外独联体国家4个。各雷达站的工作扇面构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闭合环形,基本覆盖了俄罗斯的所有导弹来袭方向。目前,俄天军在境内加速部署“沃罗涅日-DM”新型雷达站,以期尽早摆脱对境外雷达站的依赖。</p><p> </p><p> 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太空梯队由“眼睛”和“预测”两个卫星系统组成,由于组网卫星数量严重不足,目前仅能满足俄导弹预警的最低要求。其中,“眼睛”预警卫星系统主要用于监视美国本土的战略导弹基地,至少需要4颗卫星,现在只有3颗在轨运行。“预测”预警卫星系统主要用于探测美国以外弹道导弹的发射情况,特别是从大洋上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目前只有两颗在轨,而满编为7颗卫星。</p><p> </p><p> 四、反导系统。俄天军的反导系统主要由战略反导系统和非战略反导系统组成。目前,战略反导系统主要是部署在莫斯科防区的A-135反导系统,装备有两种型号的反弹道导弹,其中“橡皮套鞋”SH-11导弹,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和低轨道卫星;“小羚羊”SH-08型导弹,用于拦截进入大气层的核弹头,两者互为补充。</p><p> </p><p> 非战略反导系统基本由S-300、S-400导弹系统以及安泰-2500导弹系统构成,用于中高空拦截。此外,俄天军计划从2014年开始批量生产兼具防空、反导和反卫星功能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可解决40~50千米高度的近空间防御任务。</p><p> </p><p> 五、太空监视系统。俄太空监视系统是与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反导系统以及反卫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发展起来的。1968年,苏联曾在伊尔库茨克和巴尔喀什使用“德涅斯特”远程预警雷达建立了两个太空监视站。由于精度不够,后来在北高加索和远东建立了专用的“树冠”对天监视雷达系统,在塔吉克斯坦建立了“窗口”光电观测系统。目前,“树冠”系统用于跟踪监视中低轨道的太空目标,“窗口”系统主要用于探测高轨道目标。</p><p> </p><p> <strong>重点发展能抵消对手优势的空天作战兵器</strong></p><p> </p><p> 俄天军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首任航天兵司令佩尔米诺夫上将提出的防御性军事战略。在2004年~2008年间担任俄航天兵司令的波波夫金上将也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击退敌人的进攻。我们不向往与任何人在太空作战,但是我们也不允许谁在那里发号施令。”</p><p> </p><p> 俄军认为,目前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他们都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要摒弃以往全面建设的思路,转而走向“非对称”质量建军之路。</p><p> </p><p> 在发展空天作战兵器方面,俄军主张不随强国的音乐起舞,在整体弱势的情况下,找准对手“软肋”,重点发展能抵消对手优势的“撒手锏”空天作战兵器,以最廉价可靠的手段进行“重点突围”,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p><p> </p><p> 为此,一方面,俄军对美国等航天大国重点推广的项目进行跟踪研究,认为西方国家在研制空天袭击兵器方面的主要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旨在实现:高超音速,空中和太空相统一,往返于空中与太空之间,利用以前未曾利用过的从30~40千米到100~120千米高度段。</p><p> </p><p> 另一方面,立足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优势,把苏联时期研制成熟或有待升级的太空战兵器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研发。例如,针对美国13个X系列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等未来袭击兵器的研制,俄天军正在研制可搭载各种武器的核动力太空飞船。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和发展天基武器系统的现实威胁,重点发展动能反卫星武器、激光反卫星武器等来应对。</p><p> </p><p> <strong>“空管天”与“天辖空”之争</strong></p><p> </p><p> 俄天军的成长过程反复周折,其实,这完全是由俄军不懂行的领导主导改革制造出来的麻烦。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对空天一体化建设就有了充分认识,在建设导弹袭击预警和太空监视系统之初,就将其纳入国土防空的框架内。然而,后来的试错式改革使统一的空天防御体系遭到破坏。近年来,俄军又下定决心,重新进行一体化建设,绕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p><p> </p><p> 俄军在理论上对空天防御的一体化问题已没有分歧,但在如何重建上却存在不同意见。以原防空军(苏联在1958年建立的由截击机部队、地空导弹部队和战略雷达部队组成的军种,1998年被重新划归空军)为代表的人士要求恢复防空军,把空军的国土防空力量和航天兵的导弹太空防御力量重新整合回来。这种做法势必要打破目前3军种(陆军、海军、空军)3兵种(战略火箭兵、航天兵、空降兵)框架,给既有的利益格局带来严重冲击,所以没有被采纳。</p><p> </p><p> 而空军则主张以空军为基础,收编航天兵,建立“空管天”型空天防御系统。俄军总参谋部则坚持以航天兵为基础,接管空军的国土防空力量,建立“天辖空”型空天防御系统。几经争论,最后,“天辖空”型空天防御系统获胜。</p><p> </p><p> 建立“天辖空”型空天防御系统,好处就是组织震荡小,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航天兵的作战指挥经验没有空军丰富;雷达部队划归空天防御系统后如何为空军航空兵作战提供情报保障;空天防御系统的建设开始是以空军为主导展开的,而航天兵接手后,对空天防御系统的建设又需要从头开始积累经验等。</p><p> </p><p> 此外,经整合空天防御兵成立后,目前只整合了原空军空天防御战略战役司令部的防空导弹部队和雷达部队,空军其他空防司令部的防空导弹部队和雷达部队还没有合并到其中。也就是说,俄军目前只是把首都防空防天力量整合到了空天防御兵,其他属地防空力量仍还保留未变。随着空天防御系统建设进程的推进,空军的其他防空力量是否会合并到天军的建制中,还有待观察。</p><p> </p><p> 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俄罗斯对天军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经有了清晰认识,明确了发展策略,增加了军费投入,经过10年建设,天军正在逐步成为崛起的昔日强国,在未来战争中夺取制胜权的“主角”。(赵春英)</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