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俄罗斯的宇航业(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天文知识
528
0
2016-10-31 14:24:56
三、恢复期(1996—2005) <p> 这一时期,俄宇航工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更加注重面向国际航天市场,通过商业发射来创收。 </p><p> 1996年以来,俄罗斯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宇航工业的扶持,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振兴宇航工业的计划,其中包括:在2000年之前将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改建为俄最大、世界一流的“航天港”,建设第二个国家航天发射场斯沃博德内,投资90亿卢布(1美元合5000卢布)建立航天通信系统的总统令。 </p><p> 1997年俄航天部门只得到预算拨款的55%,使该年度发射计划只完成一半,共进行了29次航天发射,将48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6次发射货运飞船向“和平”号空间站运送给养和技术设备。在29次发射中,有18次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的,俄罗斯境内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和斯沃博德内发射场分别承担了9次和2次发射。其中最重要的是6月18日和9月1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的两次“一箭七星”发射,由俄“质子-K”火箭分两批将14颗美国“铱”系列通讯卫星送入近地轨道。1999年,俄计划进行11次商业发射,每次发射的平均价格为7000万美元。 </p><p> 在俄罗斯倡仪和领导下,新型国际轨道站“阿尔法”的建站工作于1997年11月全面铺开(由俄罗斯、美国、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在近
地球
轨道建造一可供6名宇航员同时工作的轨道站),建站时火箭总发射80次中的50次由俄火箭完成,这使俄航天业几十万工人的工作有了保障,同时也为俄本国宇航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支援。 </p><p> 由于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严峻,资金短缺,政府对航天业投资不足,航天开发预算被削减,航天业的经济效益没能像美国那样充分发挥出来。1997年俄在国际航天商业市场上创收达7亿美元;1998年达8.8亿美元,但实际收入只有1.24亿美元,作为一个航天大国,这一数字不算多,且只相当于美国波音公司的0.36%。据专家预测,国际航天市场上每年发射服务费可达300亿美元,到2000年可提高到500亿美元。另外,俄宇航-导弹工业部门还严重缺乏后备人材。 </p><p> 为走出困境,弥补航天经费的不足,发展航天事业,俄罗斯利用在航天开发上长期积累的技术可靠性和低成本优势,一边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一边开拓航天市场。俄推出太空旅行、太空广告等商业项目,大力承揽商业发射业务,组织航天旅游,用卫星为国外用户提供勘探、测绘和太空观测服务,用新技术为商业伙伴改造航天设备。还对外出口火箭,生产火箭的赫鲁尼切夫公司自2001年起进行商业发射。从1994年至2000年,俄航天机构在商业开发中共收入35亿美元。 </p><p> 2001年,在国内航天专家的建议下,俄拟调整航天发展方向,作为基础科研领域的载人航天不再成为俄罗斯全部的航天事业,因为它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能得以体现。长期以来,俄对载人航天的投入超过其整个航天预算的50%,而美国和欧洲航天机构在上述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分别为30%和20%。为此,俄开始着力开发新型航天器、新型卫星,以创造经济效益,支持航天业的发展。卫星通信和不载人的航天探测受到极大重视。在航天探测方面,计划开发出多种科研卫星,着重考察
太阳
、太阳与地球关系、各类行星和小天体。同时,适度开展军事航天活动,组建独立兵种──航天部队,以抗衡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确保俄罗斯国家安全和航天大国地位。 </p><p> 所有迹象表明,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增多,商品化趋势看好,科研工作有大的发展;宇航工业开始复苏,巨大的潜力得以保留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宇航工业在世界航天市场将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p> 来源:新华网</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