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说说宇宙加速膨胀的那些事儿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天文知识
460
0
2016-10-31 14:29:22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内,诺贝尔物理学奖当地时间10月4日11时45分揭晓,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以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获此殊荣。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表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成就“与整个宇宙相关”,这三位获奖者“研究几十颗处于爆炸状态的恒星、即‘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扩张过程中,扩张速率不断加速”。 <p> </p><p> 尽管科学家在将近一个世纪前便知晓宇宙正在膨胀,但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仍用“令人震惊”来形容三位获奖者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评委会声明,他们的研究成果震动了宇宙学理论基础,宇宙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未知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教授孔旭接受了科技日报的采访,漫谈浩瀚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故事。 </p><p> </p><p> <strong>———— “宇宙学常数”的探求 ———— </strong></p><p> </p><p>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确认了最初由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理论,即被他称之为“宇宙学常数”的理论。孔旭介绍说:“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一种将时空结合在一起的引力理论,这也是宇宙学的基础。因为我们的宇宙由
地球
、
太阳
和银河系等物质组成,而物体之间有引力相互作用,使得我们的宇宙必然会收缩。” </p><p> </p><p> “但是,在20世纪初,人们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是静态的,不存在膨胀和收缩。为了抗衡宇宙中物质引力将导致宇宙的收缩,使得宇宙处于静态,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里加入了一个‘宇宙学常数’项。这项的动力学效果相当于排斥力,这个斥力与物质间的引力正好相抵消,宇宙才能静止。” </p><p> </p><p>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离我们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p><p> </p><p> 膨胀宇宙的天文观测结果让人们认识到宇宙不是静止的。晚年时的爱因斯坦曾把“宇宙学常数”的引入,说成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p><p> </p><p> <strong>宇宙将最终冰冻 </strong></p><p> </p><p> “基于哈勃发现的星系退行速度和星系距离的关系,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我们逆时间方向往过去追溯,我们的宇宙必然诞生于一个很小的空间。”孔旭说,“这也是1948年美籍俄裔天文学家伽莫夫提出‘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测基础。” </p><p> </p><p> 接下来的问题是宇宙的命运将如何?即宇宙是继续膨胀直至物质无限稀薄,膨胀速度趋于零,宇宙将终结于寒冰;还是膨胀到某一时刻后,因为物质引力的作用,开始收缩,温度不断增高,宇宙将终结于烈火?这些都是科学家正在不断探索的奥秘。 </p><p> </p><p> 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介绍说:“如果扩张继续加速,宇宙将以冰冻状态终结。”对此,孔旭解释说:“因为宇宙正在膨胀,其密度必定也正在减低,因为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空间正在加大。随着宇宙的加速膨胀,宇宙中的天体远离速度不断加速,宇宙学红移不断增大,红移使得光子的波长不断变长,频率降低,遥远的宇宙也会变得越来黑暗、越来越冷。当造成膨胀的斥力继续增加,最终会战胜引力,撕碎宇宙中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最后甚至小小原子等一切物质。所以加速膨胀,最终会使得宇宙以冰冻状态终结。” </p><p> </p><p> 他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就如现在某人有1000万元,如果他将钱分给1000个人,每人只有1万元;如果分给1万人,每人只有1000元;随着人数的增加,最终每个人得到的钱数目趋于零。” </p><p> </p><p> <strong>宇宙确实存在一种使得宇宙膨胀不断加速的斥力 </strong></p><p> </p><p> 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依赖于观测者本身,但爱因斯坦的理论用一种精确的数学表述方法,科学地度量了“任何事都是相对的”这一经典的格言。 </p><p> </p><p> 当哈勃得意洋洋地将膨胀宇宙的天文观测结果展示给爱因斯坦看时,这位常常被称作“孤独的人”的伟大的科学家惭愧极了。他不会知道的是,一代代科学家们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这一“反引力的固定数值”,并在探索中渐渐明白,为什么爱因斯坦如此钟爱这个理论;而今,宇宙常数依然是当今物理学最大的疑问之一。 </p><p> </p><p> 孔旭说:“历史的发展常常很具有戏剧性,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珀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的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确实存在一种使得宇宙膨胀不断加速的斥力,‘宇宙学常数’代表的斥力项确实是应该要的。” </p><p> </p><p>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确认了最初由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理论,科学的发展在这一历史时刻向世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倔强”没有错。 </p><p> </p><p> <strong>———— 给宇宙找一个“标准烛光” ———— </strong></p><p> </p><p> 孔旭介绍,大爆炸宇宙学理论提出后,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尝试和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希望从观测上能够限制宇宙的终极命运。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文学家们才发现超新星是离我们十分遥远星系的绝佳距离指示器。 </p><p> </p><p> <strong>“Ia型超新星”:绝佳的距离指示器 </strong></p><p> </p><p> 什么是“Ia型超新星”呢?这还要从多种恒星生命的最后归宿——超新星开始解释。孔旭说:“超新星可以理解为恒星演化到晚期的‘回光返照’——恒星死亡之前的突然增亮。” </p><p> </p><p> 根据前身恒星质量的不同,宇宙中的超新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核塌缩导致整个星体在短时间内爆炸,使得星体的亮度短时间内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这类超新星被称作“II型超新星”,但是他们的光度差异很大,不能用做距离的指示器。另一种是中、小质量的恒星在燃尽核区燃料后,变成白矮星。当白矮星周围有一个伴星时,白矮星将把其伴星的物质吸引和累积在其表面,到一定程度(即质量上限,约为1.44倍太阳质量)后发生核爆炸。这类超新星被称为“Ia型超新星”。因白矮星有1.44倍太阳质量上限,白矮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时大多都比较接近这个质量,所以它们爆炸前的燃烧物质基本一样多,燃烧发出的光度基本也一样。 </p><p> </p><p> 既然所有的“Ia型超新星”的光度相等,那么根据观测到的一颗“Ia型超新星”的视亮度,就可以推测它到我们的距离。孔旭打了一个比方:“一支蜡烛放在离我们不同距离的地方,它们的亮度会不一样。离我们近,看上去亮;离我们远,看上去暗。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它的亮度来计算蜡烛距我们的距离。”另一方面,科学家还可以观测到这些“Ia型超新星”的光谱,从中测出超新星的光谱中某些谱线的移动量,即天文中所说的“红移”。把测到的超新星的红移和距离一一对应起来,可以画出所谓的哈勃图,不同的宇宙学模型的哈勃图是不一样的,因此用这种办法,可以了解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 </p><p> </p><p> <strong>———— 没错,宇宙膨胀在加速 ———— </strong></p><p> </p><p> 有了珀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所属的研究小组发现,超过50颗超新星所显现的光度比先前预期暗淡。孔旭阐释了这一研究发现为何可以显示出宇宙正在加速扩张—— </p><p> </p><p> 首先假定宇宙在匀速膨胀,我们可以根据宇宙学模型算出一个距离d0。 </p><p> </p><p> 如果宇宙减速膨胀,即膨胀越来越慢,那么超新星与我们的距离应该是d1,且d1/p> </p><p> </p><p> 如果宇宙在加速膨胀,超新星被所在星系裹挟着,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相互远离,地球观测者到超新星的距离记作d2,且有d2>d0。这样相当于把一支蜡烛放得更远,它会显得更暗。 </p><p> </p><p> 所以发现超新星光度比匀速膨胀宇宙模型显得暗淡,说明星系和其内部的超新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相互远离,宇宙膨胀在加速。 </p><p> </p><p> “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但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人类活动的时间相对于宇宙时标,那真是弹指一挥间。”孔旭说。 </p><p> </p><p> ■延伸阅读 </p><p> </p><p> 宇宙加速膨胀的首次提出 </p><p> </p><p> 因为超新星爆发是罕见的天文现象(一个典型的星系平均每500年才会出现1颗超新星爆发),所以很难利用,使得利用“Ia型超新星”了解宇宙演化项目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以来,进展一直很缓慢。经过多年努力,由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佩尔马特领导的“超新星宇宙学项目”研究组和里斯、施密特领导的“高红移超新星”研究组在1998年1月几乎同时公布了他们的观测结果:他们发现,高红移的超新星比他们原来预期的要暗。根据哈勃图,这表明宇宙的膨胀在加速而不是减速。宇宙加速膨胀的结果轰动了整个世界,并在1998年12月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科学突破”。(刘晓莹) </p><p> </p><p> 来源: 科技日报 </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