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240
0
2016-10-31 19:07:14
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数万人40年不懈的努力并数以千亿美元的投入为代价的,这样高的投入是否值得?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协会理事长、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王希季先生应本刊之邀撰文阐述了这一问题。文章还透露,中国已具备发展载人航天的基本条件。 <p> 1961年4月12日,俄国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掀开了世界载人航天史的第一页。截止到1998年底,全世界共进行了216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24次,俄国92次,共有795人次上天,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但这些载人航天取得的巨大发展,是以上万人40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投入为代价的。时至今日,人类并没有从载人航天得到多少回报。这就引发了“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和值不值得搞载人航天”的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出现了载人航天总是在反对和责难的气氛中获得支持和取得进展的奇特现象。 </p><p>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的问题。 </p><p> <strong>开发利用空间资源 需要发展载人航天</strong> </p><p> 人类为了社会进步和生活,总是不断扩大活动的领域,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资源。这是包括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外层空间(简称空间,又称天或太空)是人类扩大其活动范围的最新疆域,它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空间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资源,如高真空、
太阳
能、月球、微小行星等;另一类是因航天器在轨道上运行而自然产生的资源,如航天器对于
地球
表面的高位置和高速度,航天器的微重力环境等。空间资源也可以分为信息类、能源类和物质类三类,这三类资源的开发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p><p> 近40年来航天技术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所作的努力,只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开发这类信息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全部自动化,不需要人在轨参与,不受载人航天的制约。 </p><p> 进一步开发空间能源和物质资源,如利用航天器微重力环境制备高级材料和高级药品;在空间获取能源和建立电站等,由于获取、加工、运输和存储的主要是物质或太阳能,因此采用的方法和过程,所需的装备、设备和设施要比用于信息类的大和复杂得多。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还很难做到全部或大部分自动化。这就需要人在空间现场参与工作,以解决那些靠机器不能全解决、难以解决或代价过于昂贵的各种问题。如开发月球资源,就需要人进驻月球长时间的参与工作。 </p><p> 需要人在空间现场直接参与工作,必须为人创造一个可以在空间长期生活和工作的条件,这就需要发展载人航天。 </p><p> <strong>载人航天是天基航天的基础 </strong></p><p> 过去和现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基本发展模式是在地上做好一切工作,将航天器设计、制造和总装到最终状态,之后发射到运行轨道,并工作到寿命终止。这种一切靠地上的发展模式也可称为“地基航天”模式。地基航天的航天器,在轨道上任何一个关系到其功能和寿命的环节、元器件和设备出了问题,航天器不是带病降低等级勉强维持,就是失效报废。不出问题的航天器,当燃料用完或能源不够时,尽管其他一切均好,但也因无法补给而寿终正寝。航天技术属高技术,具有一般高技术的特征,但它还有航天器不可维修、不可替换、不可加注、不可改变及调整功能和不可组装等五不可的特点,因此,它是一种投入更多和风险更大的高技术。减少投入和降低风险始终是地基航天的头等重要的课题。从根本上讲,改善航天技术发展模式,变“五不可”航天器为“五可”航天器,将会大幅度降低成本和风险,促进航天技术的大发展。 </p><p>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载人空间站已基本上可以实现“五可”。但对站外航天器实施“五可”,还需要在空间站的基础上发展载人空间基地,空间基地配有拖船、备配件和燃料仓库,可以把失效的或燃料耗尽的航天器拖到基地由航天员进行小修、大修和加注恢复到原性能后再送回其原运行轨道。空间基地有组装场地可把按紧打包送来的分散零、部、组件展开、组装成航天器整体,再由拖船拖到运行轨道。空间基地可作为高轨道、月球和行星际任务的中转站。 </p><p> 实现“五可”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在天上完成,按这种模式发展航天,可称为“天基航天”模式。天基航天可从根本上降低航天器的成本和风险,为在空间建造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电站、空间旅馆、月球基地等创造了条件,这无疑将促进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空间资源的开发。 </p><p> <strong>中国已具备发展载人航天的基本条件 </strong></p><p> 有很多人,不仅仅是中国人,在关心中国的载人航天问题,在争论中国要不要和该不该发展载人航天的问题,各种意见都有。 </p><p> 1993年江泽民主席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题词:发展空间技术,开发空间资源。高度概括了发展我国空间技术(也称为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动力、目标和作用。空间技术也包括载人航天。空间资源中的能源和物质资源的开发,需要人在空间直接参与,需要发展载人航天。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国应该和需要发展载人航天。中国的空间技术及其产业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运载器、测控、发射场和返回式航天器等技术已有相当基础,已具有发展载人航天的基本条件。 </p><p> 由于航天器可覆盖全球,航天没有国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性,航天投资和风险又很大。因此,历来各国都把航天当做国家和国际的大事处理。载人航天更有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其份量比非载人航天更重。尽管从发展的观点和条件看,中国已有发展自己的载人航天事业的基础,但要不要发展和如何发展载人航天等重大决策问题,还涉及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需依国家的决策而定。(来源:中国新闻社)</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