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探秘俄罗斯“航天员摇篮”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22
0
2016-11-1 01:03:50
<p> 2010年是俄罗斯航天员培训中心成立50周年,为配合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个位于莫斯科东郊的“航天员摇篮”近日掀开神秘的面纱,搞了一个“媒体开放日”。 </p><p>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是俄罗斯航天员的选拔及培训基地,位于莫斯科以东约20千米的一片密林深处。该中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独立小城,并以水泥墙与外界隔绝,人们给小城取名为“星城”。由于涉及载人航天领域的大量国家机密,“星城”一直披着神秘外衣,不向普通游客开放。在苏联时期,这座由高墙环抱、戒备森严的神秘小城,曾一度被描述为“由克格勃哨兵负责巡逻、普通人很难靠近的绝密军事基地”。 </p><p>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从1960年1月11日开始动工日期。从加加林开始,这里已经培养出100多名俄籍以及外国航天员,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员的摇篮”。作为前苏联和俄罗斯航天员的最重要的选拔及培训基地,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星城)一直是军事禁区。 </p><p> “星城”大门口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北京的航天部大院,门脸装潢并不怎么豪华,门口坐北朝南有一座咖啡色的小楼,楼眉上装饰着这个机构曾经获得的国家奖章和经年褪色的机构名称。 </p><p> 说“星城”是个小城市绝对不夸张。“星城”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一共占地300公顷,集中了25000名科学工作者和后勤保障人员,完全是在一片森林空地上建立起来的。前苏联导弹-宇航技术基础理论的奠基人科罗廖夫曾经亲自选址建立了这个宇航培训中心,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曾经在此接受培训。 </p><p> 1961年,首次到这里参加集训的前苏联歼击机飞行员大约有20人,他们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医学和生物学培训,然后参加了前苏联一次秘密的飞行任务。而“星城”首次规模性地接受航天员培训是在加加林上天之后。那年,也就是1962年,一共培训了5名女跳伞员。1961年加加林参加航天培训的时候,部分理论基础的培训是在莫斯科市内完成的,在“星城”完成的是部分航天技术和体能方面的培训,因为1961年,也就是加加林征服太空那一年,“星城”还只是个雏形,这里的设施尚不完备。 </p><p> </p><p align="center"></p><p> </p><p>
</p><p> </p><p> </p><p> 这是水下试验室,试验室外部看上去很质朴,内部是一个直径约30米的巨大圆形水池,如果不是因为四周遍布精密仪器和设备,这里看上去更像一个大游泳池。 </p><p align="center"> </p><p> </p><p>
</p><p> </p><p> </p><p> 水池中悬浮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全尺寸模型,其中包括“曙光”号功能货舱、“码头”号对接舱和小型实验舱等的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模拟失重状态的水下作业池,池中水温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 </p><p> </p><p align="center"></p><p align="center">
</p><p> </p><p> </p><p> 工作人员按下电钮,训练开始。水下灯光开启,舱段模型缓缓沉入水中,航天员身着特制的水下“太空服”入水并进入各舱段,开始长达数小时的“太空”作业,各种传感器则记录下航天员在模拟失重状态下的身体状况。据了解,虽然水下训练尚无法完全模拟太空失重的所有特征,但航天员水下作业的难度要大于太空中,因此在经过无数次水下训练后,航天员能轻松胜任真正的太空作业。 </p><p> 近日,俄罗斯星城航天训练中心主任谢尔盖?克里卡尔耶夫称,随着对进入太空感兴趣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少,俄罗斯开始面临航天员短缺问题。 </p><p> 谢尔盖?克里卡尔耶夫说:“目前,俄罗斯大约有40名航天员。新的选拔活动已经有了规划,但是对此感兴趣的人比我们预想的要少。”他为俄罗斯人在苏联解体以后的20年中对进入太空的兴趣不断降低表示痛惜,还对俄罗斯只有一名女航天员表示担忧。这与美国的女航天员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空军中女性数量也比俄罗斯的多很多。他还认为航天训练中心的经费应该增加一倍才能保证正常运转,为了航天训练中心的发展,经费应该增加几倍才行。航天训练中心还需要资金用于修缮,因为部分设施已经20多年没有修理过,就像曾经被摧毁过一样。许多年轻人也不想在那里工作,因为在那里工作需要为了理想而不是为了金钱。 </p><p> 虽然苏联曾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项目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少。为此,俄罗斯甚至让太空游客短期造访国际空间站,利用他们提供的旅费来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然而,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美国航宇局将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完成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 </p><p>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p><p> </p><p> </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