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走进拜科努尔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239
0
2016-10-31 18:45:05
这里是人类翱翔太空梦想成真的启程之地。 <p> </p><p> 1961年4月11日晚,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内地一座小木屋里,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度过了他执行升空任务前的最后一夜。“明天我将启程。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他在日记中写道。第二天,“东方一号”载人飞行器发射成功,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 </p><p> </p><p> 半个世纪过去,拜科努尔迎来人类升空50周年纪念日。 </p><p> </p><p> <strong>梦想之城 </strong></p><p> </p><p> 拜科努尔由苏联政府始建于1955年,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草原腹地,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航天发射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签署租地协议,目前租期至2050年。 </p><p> </p><p> 加加林升空之后的50年间,拜科努尔见证了无数次航天发射。来自各国的航天员从这里出发,进入太空。俄罗斯航天员帕维尔·维诺格拉多夫是其中一员。 </p><p> </p><p> “我们生长在那个时代,像加加林一样进入太空是当时所有男孩的梦想,”现年58岁的维诺格拉多夫回忆道。 </p><p> </p><p> 他说,为完成一次航天飞行,航天员通常需要备战10年到12年。 </p><p> </p><p> “最煎熬的是那种长时间等待和时刻处于准备状态。首先是常规的航天训练,然后是团队合作,”他说,“这个过程要求航天员拥有比运动员还要强健的体魄。之后,入选的航天员还要通过大约250项测试。” </p><p> </p><p> 因此,当激动人心的时刻最终到来时,他的感觉反而已近乎麻木。不过,一切付出都值得,因为“从太空看
地球
的感受无与伦比”。 </p><p> </p><p> 维诺格拉多夫两次进入国际空间站,先后执行6次太空行走,如今在拜科努尔一个航天测试中心工作。 </p><p> </p><p> 他的照片与加加林及其他所有从拜科努尔升空的航天员照片一起,陈列在这里的航空博物馆内。 </p><p> </p><p> <strong>脚踏实地 </strong></p><p> </p><p> 作为拜科努尔发射场的航天器首席工程师,亚历山大·科兹洛夫采夫从未体验从太空看地球的感受,但他自称能说出每一个从拜科努尔进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姓名,因为他负责“亲手”将他们送入太空。 </p><p> </p><p> 科兹洛夫采夫的工作是组装载人飞行器。他介绍,航天器出厂后,所有部件运抵拜科努尔的发射台组装。组装一艘联盟号飞船耗时60天。 </p><p> </p><p> “每一次飞船发射都令我们激动,不仅因为场面壮观,更因为航天员的安危在我们手中,”他说。 </p><p> </p><p> 一个星期前,为纪念人类首次升空50周年而被命名为“加加林”号的联盟号飞船从拜科努尔飞往国际空间站。科兹洛夫采夫负责组装这艘飞船。 </p><p> </p><p> “我们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这些飞船的安全性将近百分之百,”这名工程师自豪地说,“我们工作中没有‘不重要’的事。” </p><p> </p><p> 科兹洛夫采夫透露,在与美国展开航天合作后,俄罗斯专家曾修改联盟号载人飞船的内部设计。 </p><p> </p><p> “联盟号最初设计适合个头不高的(俄罗斯)航天员。但鉴于美国航天器内部空间更大,我们不得不也把联盟号内的座椅加大,以方便更高、更重的美国宇航员,”他说,“要知道,一名宇航员的体重可能达到95公斤。” </p><p> </p><p> <strong>星城春秋 </strong></p><p> </p><p> 科兹洛夫采夫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工作了25年。他还记得苏联解体后的5年内,拜科努尔一度告别昔日的辉煌繁盛,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困境。 </p><p> </p><p> “没水没电,宿舍里冷得要命,滴水成冰。没人知道未来如何,没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p><p> </p><p> 1994年,俄罗斯政府租回拜科努尔,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逐渐恢复了这座航天城的生机。 </p><p> </p><p> “如今一切恢复正常,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不会离开拜科努尔,”科兹洛夫采夫说。 </p><p> </p><p> 在科兹洛夫采夫看来,拜科努尔是理想的发射场地,“这里没有洪水,没有地震,天空总是干干净净。”这也是苏联当初选择拜科努尔的原因之一。 </p><p> </p><p> 不过,如今俄罗斯需要更新的航天基地。 </p><p> </p><p> 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本月7日在政府航天会议上宣布,正在建设之中、位于俄远东地区的东方发射场2016年将投入使用。2016年至2018年,这个新建发射场将执行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从2018年开始,这里将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p><p> </p><p> 而对于距离拜科努尔发射场数公里外的同名小城的居民来说,拜科努尔的命运也关系着他们的未来。 </p><p> </p><p> 当年,为配合发射场的修建而建造,拜科努尔城为工作人员及家属提供住宿和教育设施,眼下有6万多居民。城中心的阿尔巴特街上排列着苏联时期建造的老楼,零星几家酒吧和咖啡馆。这里看不见广告牌,没有麦当劳和高档酒店。 </p><p> </p><p> 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扎尔加斯·阿利别科夫说,他对航天场内的精彩“不感兴趣”。这名33岁的出租车司机为来这里参观火箭发射的外来客提供全天租车服务,每天收入大约200美元。(张代蕾) </p><p> </p><p> 来源:新华网</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