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飞机的实现难度何在?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277
0
2016-10-31 18:52:54
航天飞机的设想十分美好,但实施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美国人在设计时曾设想了许多方案,都难以达到预想的完美程度。<p> </p><p> 要从地面起飞,最好是像飞机那样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借助升力起飞。这样就要有巨大的机翼,还要水平起飞。所以最早设想的方案像是一架笨重的飞机,比B-52重型轰炸机还庞大。为了容纳足够的推进剂,使其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巨大的燃料舱占据了机体的绝大部分。让这样的庞然大物飞起来,并进入太空轨道,技术难度可想而知。</p><p> </p><p> 后来美国人提出一种方案,将一架航天飞机分成两架,让大飞机驮载一架小飞机。大飞机只在
地球
大气层中飞行,携带航空燃料即可。在达到一定速度后,被称为“轨道器”的小飞机与母机分离,启动自带的火箭发动机进入轨道不过,这种轨道器的运载能力有限。航天飞机计划的主要支持者军方并不满意——运载能力降低,就不能发射正在设计的重型侦察卫星了。</p><p> </p><p> 1971年,洛克威尔公司推出一种新的两级方案,将轨道器加长加大了。这种方案与“大小飞机”相比是换汤不换药,实施起来技术难度仍然很大,成本也没有下降。</p><p> </p><p> 1972年,格鲁曼公司提出一种新方案,放弃了所有部件都重复使用的想法,将质量最大的、起飞时使用的推进剂装在一个外挂燃料箱中,用完后扔掉。同时,再捆绑两枚固体火箭帮助起飞,完成任务后分离,用降落伞在海上回收。虽然这样一来航天飞机就必须垂直发射了。但是这个方案解决难度较低,经完善后就是现在的航天飞机。它与冯-布劳恩在20年前提出的设想也是不谋而合的。</p><p> </p><p> 尽管是部分重复使用,但研制起来技术难度仍然很大。美国唯一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直到1979年7月坠毁时,也没有等到航天飞机为其运送人员和物资。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才第一次进行了轨道试飞。(赵洋)</p><p> </p><p>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