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火箭回收技术有四大难点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415
0
2016-10-31 19:00:09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0日发射“猎鹰”九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送入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轨道。但此次发射更为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火箭进行海上平台软着陆回收试验。最终火箭因回落速度失控,与平台碰撞而损毁。该公司CEO伊隆·马斯克称:“这次回收算不上成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我国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此次回收试验实施之前,专家预计其成功率仅50%左右。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还计划进行12次发射,继续进行尝试。他表示,火箭回收并重复使用的技术如果被掌握,可节省宇航发射成本80%左右,将对宇航事业产生重大影响。</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庞之浩介绍,目前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发射成本很高。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此前只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出现过。按照设计要求,航天飞机除外储箱为一次性,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发动机可以使用50次,两个捆绑助推器可以使用20次,其中许多技术非常先进。</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研制航天飞机,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宇航活动的成本。然而航天飞机返回后维修量太大,导致成本大大提高,原本估计每次飞行成本约3000万美元,实际上达到了4、5亿美元。30年间,美国5架航天飞机共飞行135次,至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完成“谢幕之旅”,航天飞机退出了太空舞台。不过其可重复使用助推器的技术,如今却被沿用到火箭的重复使用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庞之浩说,航天飞机的助推器每次用完后,是借助降落伞落到海里,由海军打捞。而“猎鹰”9号火箭的回收方式与之不同,是垂直降落,借助反推发动机实现软着陆。其中主要有四个难点。</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他说,首先要控制好火箭姿态。由于火箭的造型细长,落地姿态不正很容易倒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此前开展的回收试验,就是因为火箭着陆后侧翻毁坏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其次,火箭发动机除了可重复使用,还要具有推力可调的特性。就像嫦娥三号落月时采用的变推力发动机一样,在不同高度,缓冲发动机的推力要能变化调节。</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同时,箭体要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在保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减轻重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此外庞之浩说,鉴于航天飞机的“教训”,可重复使用火箭在回收以后,需只经过简单检测维护就能满足再次发射要求。</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此前进行的回收试验中,火箭返回着陆范围为十公里。此次试验的着陆精度要求在十米以内,而且是落在海上平台上,技术难度非常高。发射时间也从去年12月起,先后三次被推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庞之浩说,宇航发射窗口受多种因素制约,首先是看天气情况;此次发射的“龙”飞船要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因此要根据空间站的位置确定发射时间,以便飞船能在几天内赶上;由于火箭要进行回收,还要考虑海上天气状况等相关因素。此外还要考虑火箭自身技术性能情况,此前数次推迟发射,都是因为火箭发动机出现种种问题,没有达到测试要求。</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