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火星移民”可以实现吗?中国火星探测计划进展如何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火星
372
0
2017-8-24 11:39:36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
火星
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火星移民”可以实现吗?人类能在火星上建起“第二个家园”吗?强人工智能将在“火星基地”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中国火星探测计划进展如何?
2017上海书展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火星科学概论》主编欧阳自远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欧阳自远
在红色的星球上,能实现蓝色的梦吗?
“月球是
地球
唯一的天然卫星,人类探测和登陆月球,只是跨出了门槛,我们始终没有到达更广阔的
太阳
系空间。”欧阳自远说。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
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两大行星。各国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
欧阳自远认为,火星最像地球:
第一,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干涸的河道、湖泊,火星北半球的海洋盆地,陡坡塌方引起地下水涌出形成的冲积扇。最新研究显示,火星上的水可能隐藏在地下。
第二,中国科学家林杨挺团队关于火星陨石碳同位素研究认为,火星历史上可能存在生命。
第三,火星有四季变化,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
但是,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欧阳自远说,把火星改造得宜居可能还需要长时间努力。
据介绍,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人类已提出一些改造火星的初步设想和行动方案。
首先,人为增加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强火星大气层温室效应,提高火星表面温度,使火星极区干冰升华和水冰融化,干冰升华增加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持续提高火星大气压;其次,极区水冰融化和地下水排出可在火星赤道区域保证水的自由流动,用于农业灌溉;再次,引种适宜在火星生存的植物,产生氧气,改变火星大气组分,建立火星表面生态环境,为在火星上自由行走提供条件;而后,建立“火星基地”,开展农牧业,实现粮副产品自给,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设施,建设人类生活基础设施;最后,实施火星旅游或移民。
火星土壤里有很多红色赤铁矿,由于地表气压低、风速大,火星表面经常出现台风,区域性沙尘暴有时引起全球性红色沙尘暴,使火星看起来像红色星球。研究发现,火星北半球曾存在干涸的巨大海盆,很早以前应该有河流和湖泊,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有些水逃逸进入太空,有些水转入地下。
“火星探路者”着陆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灰色的岩石被红棕色的火星尘埃所覆盖(选自欧阳自远主编的《火星科学概论》)
“通过改造火星,把这些地下水引出来,让火星变成像地球一样生机勃勃的蓝色星球。”欧阳自远说。
人类要建“火星基地”,什么样的机器人能完成任务?
在欧阳自远看来,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中国的月球着陆器在软着陆月面时,拍摄了4700多张照片,通过分析这些照片,着陆器自主选择能让“四条腿”安全着陆的区域。“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着陆区附近有数万个撞击坑,将照片传回地球、再由地面发指令传回月球车,有明显时间延迟,就得依靠人工智能。”欧阳自远说。
火星上的一个直径为20.8km的撞击坑(选自欧阳自远主编的《火星科学概论》)
他认为,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而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强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由于相距遥远,火星探测器与地球的交流需要15-20分钟。如在火星探测器上配备强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可以协助航天员完成一系列操作和实验,还可通过初步勘探,发现最有价值的观测点,辅助航天员决策。
在改造火星初期,人类将在火星上建起密闭式“火星基地”。“火星表面气压低、寒冷,人要穿很重的航天服工作,呼吸、行动、体能都是问题,必须依靠强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原料制造、设备搬运、基地建设、基地密闭舱环境调控等复杂任务。”欧阳自远说。
中美探测计划两条路径,中国的“天地协作”优势在哪?
据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
欧阳自远解释“天地组合”,即火星轨道器在“天上”围绕火星运行,通过环绕遥感探测,对火星表面和大气进行综合性调查,包括火星大气层成分与结构、全球形貌、土壤分布、表面物质成分、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内部结构、地下水的全球分布、火星表面环境变化和火星磁场特征等。而火星车通过软着陆巡视探测,可获得着陆区气象特征、地形地貌、火星地质构造、表面岩石类型、土壤种类和地下水分布等巡视探测数据,为火星资源环境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完成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后,中国还将发射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后钻孔取样,取得火星岩心样品,再把样品装入返回舱,从火星表面起飞,将样品带回地球,进行系统分析,深化人类对火星成因和演化历史的认识。
探月工程提升了中国深空探测整体实力,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中国已瞄准更远的深空。
新华社记者王琳琳、刘畅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