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图)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火星
393
0
2017-12-1 16:40:39
火星
是自然环境最接近
地球
的行星,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对这颗红色的星球进行了种种猜测,人们幻想着火星上布满蔚蓝色的大海、纵横交错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深蓝色的植物,甚至还有火星人等,飞往火星是人类多年的愿望。火星探测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天体的演化过程,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进而揭示生命的起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类已经对火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它的直径约为6800km,质量约为地球的1/10,火星表面温度随季节和昼夜变化较大,在-80°C到+20°C之间,火星表面被沙漠和岩石覆盖,两极存在大量的冰,火星存在微弱的磁场和稀薄的大气,每年有几个月连续的沙尘暴等等。然而这些了解还是很初步的,揭开火星之谜还需要人类不懈的努力。
前苏联于1960年10月10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火星探测器“Marsnik -1”,美国也于1964年11月5日发射了 “水手-3”号火星探测器,但是都没有成功。1964年11月28日美国的“水手-4”成功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火星飞越,而前苏联于1971年5月28日发射的“火星-3”号实现了第一次火星软着陆,不过由于遇上了尘暴,在着陆后仅仅20秒,着陆器上的仪器就停止了工作。截止到2001年底,人类共发射了31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4个,前苏联(包括俄罗斯)16个,日本1个。在发射成功的15个火星探测器中,有美国9个,前苏联6个。其中飞越火星5个,火星轨道器6个,火星着陆4次(1次有火星漫游车)。从1960年至1975年期间,美国先后发射了“水手”系列和“海盗”系列探测器,前苏联则发射了“火星”系列探测器,并发射了“探测器-2”、“Sputnik-22”、“Sputnik-24”、“宇宙-419”探测器。
图1 “海盗”号着陆器
1992年9月25日,美国发射了“火星观测者”轨道器,揭开了新一轮火星探测的序幕。然而该探测器在预计入轨的前三天与地面联系中断。此后美国先后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探者”、“火星探路者”、“火星气候轨道器”、“火星极地着陆器”和“火星奥德赛”。但只有“火星全球勘探者”、“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奥德赛”获得了成功。其中“火星气候轨道器”于1998年12月11日发射,1999年9月23日到达火星,由于一个导航错误使它进入了火星大气层,被加热烧毁。“火星极地着陆器”于1999年1月3日发射,12月3日到达火星轨道,但飞行器在进入火星大气之前就和地面失去了联系,至今下落不明。俄罗斯在1996年发射了“火星96”探测器,但在发射4小时后坠入太平洋。日本于1998年发射了“希望”号火星轨道器,然而没能进入火星轨道,现在正围绕
太阳
运行。
1996年11月7日,美国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测者”轨道器,1997年12月12日进入火星轨道。发射质量1030.5 kg,在轨干质量629 kg,运行在378km的太阳同步轨道,并首次利用太阳帆板提供阻力进行了气动刹车。“火星全球勘测者”的任务是利用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绘制火星表面图,研究火星地形和重力场,测定火星表面和火星大气中的水和灰尘,研究火星的天气和气候、火星表面和火星大气的组成、火星磁场的存在和发展,也为后续的探测器提供中继服务。所携带的仪器包括,分辨率为1m的火星轨道摄像机:用于绘制火星表面图,热散射光谱仪:用于测量火星上目标散发能量的红外线谱,从而可以研究岩石、土壤、大气尘埃、云和冰的组成,火星轨道激光测高仪:组合其测量信息可以得到火星表面地形图;无线电科学仪器: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多谱勒变化来确定火星的重力场; 磁强计:用于监测火星的磁场,并确定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火星全球勘探者”传回的数据显示火星两极存在大量的冰,甚至可能有液态的水,这预示着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图2 “火星探路者”着陆器
1996年12月4日,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着陆器(见图2),1997年7月4日到达火星。着陆器质量为264kg, 并携带一个质量为10.5kg的“旅居者”漫游车。
“火星探路者”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低价火星表面探测的可行性,并检验火星漫游车和着陆器间的通讯、着陆器和地球间的通讯、成像设备和敏感器的性能,研究进入火星大气的技术、绘制长期的与详细的火星表面图,为进一步勘探火星提供环境特征,还包括对岩石和土壤进行分析等任务。
这是第一个使用“半软着陆”技术的火星探测器,它借助于降落伞、减速火箭和气囊直接进入了火星大气层,在降落途中进行大气测量。火星探路者以18m/s的速度撞击了火星表面,在撞击后跳跃了15次而且滚动2.5分钟,最后稳定在离初始撞击点约1km的位置。着陆器被包在三个三角形的太阳帆板内,着陆完成后帆板打开。“旅居者”漫游车有六个轮,由地面操作系统根据漫游车和着陆器获得的图像来控制漫游车,控制时间迟后约10分钟。漫游车的运动范围距着陆器10m左右,设计寿命是7个火星日,实际工作了两个多月,并发回了16550张彩照、15份火星土壤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及大量的气候、风力、风向等测量数据,当年9月27日与地面通讯联系中断。
日本于1998年7月3日发射了“希望”号火星轨道器,发射质量540kg,在轨干质量258kg。发射后进入340 x 400,000 km的椭圆地球轨道。原计划于1999年10月11日进入火星轨道,由于推力器问题,使它错过了到达火星的时间,现在只剩下少量燃料。该飞行器正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飞行,等待下次同火星相遇。它将在2003年12月再次与火星相遇并入轨。
图3 “火星奥德赛”轨道器
2001年4月7日,美国发射了“火星奥德赛”轨道器(见图3),当年10月23日晚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并于10月30日传回了第一幅图像。轨道器主体是2.2mx1.7mx2.6m的箱型结构。轨道器分成两个舱,上级为设备舱,下级是推进舱。一个可展开的6米长的梁支承伽马射线分光仪的敏感器头。发射质量为725.0kg,在轨干质量为376.3kg。
“火星奥德赛”的任务是收集数据,确定火星环境是否适合生命的存在,提取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研究可能对未来的宇航员构成潜在威胁的射线,并在轨道上对火星表面进行详细的矿物学分析和放射性环境的测量。这个轨道器将作为“火星2003漫游车”和可能的其他任务的通讯中继星,从轨道上收集数据的工作直到2004年7月,然后继续作为通讯中继星一直工作到2005年10月。 (央视国际)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