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爱丁顿拍摄的日全食照片
Credi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20)
拉着自己的好基友、同是英国天文学家的弗兰克·戴森,一个前往非洲普林西比岛,一个到达南美洲巴西索贝瑞尔,通过(从地球上)拍摄太阳周围的恒星,比较在有太阳情况下和没太阳情况下的位置,看是否有变化。(两种位置关系,一种是地球-太阳-恒星;一种是太阳-地球-恒星)
但太阳光太过耀眼,恒星的星光有没有偏折跟本看不见,所以爱丁顿和戴森等啊等,等到日全食,当月亮挡住强烈的太阳光,才拍到有太阳时恒星的星光,从而确定了经过偏折后的恒星位置。
通过比较没有偏折的恒星位置,最后得出恒星星光经过太阳附近时会有1.64角秒的偏折,考虑到测量还有误差,这个结论,跟爱因斯坦的1.75角秒很接近。
这就意味着,观测结果支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1919年11月,戴森在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上宣布:观测结果支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
从此以后,爱因斯坦才声名鹊起,成为那个了不起的“世纪伟人”(《时代周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