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们的宇宙起源于“无”,而且终将归并于“无”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msjbd
中级会员
114
主题
-1
回帖
353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3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 积分
积分
353
私信
宇宙
379
0
2018-1-10 23:02:12
生于广博浩渺的宇宙中,终日对着天宇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着它的神奇瑰丽而迷惑。
对于宇宙的思考是我们人类永不止息的追求。我们的世界起源于“无”,而且终将归并于“无”。“无”对于我们来说极其特殊,它既不能被我们感知,也不能被我们以科学方法测量。这种“不能”并不是一个技术水平或方法的问题,而是因为本质上我们的世界与“无”是互斥的。我们本身处在“无”的对立面,我们本身是“有”,“无”和“有”两者不能同时共处于一个时空。我们本身的“有”属性决定了我们无法探索感知“无”的一切。
“无”本身是稳定的、静止的、平衡的、均匀的。所以“无”以不变永恒。“无”既是无限大的,又是无限小的。无限大的“无”与无限小的“无”其实是同一种状态、同一个概念,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我们的世界即是漂浮于这样一个广袤无垠的“无”的海洋之中。在这个浩瀚无边的海洋中,我们眼前的一切相对于我们是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然而在“无”的世界中,这一切都是均匀地溶散在这个广阔的“无”的海洋中。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仅仅是因为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或立足点不同,其本质是相同的。
“有”本身是动态的、离散的、不平衡的、发展的。“有”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即“有”有生亦有死。这里所说的“有”、“无”更多的是描述一种状态,而不是指一种具体的事物。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简单地站在我们的角度认为“有”就是存在,实在,“无”就是不存在,虚无。但是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说,“有”与“无”是一对对立的状态,同生共存。
基元的生成
当“无”世界的某处(事实上那个世界无论在哪里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异)经历一个过程,这里就会突变产生一个占据一定时空的实在的“有”,我们把这个“有”称为基元。这样,一个组成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最基本的单元——基元便产生了。所谓过程,就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序列。就如同一粒种子从萌发到破土而出,然后经过阳光、空气、雨露的滋润,从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序列便是一个过程。但是产生基元的这个过程非常之特别,就在于这一过程和我们——这个由基元组成的世界不具有相关性。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过程没有时间(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时间)的约束,它可以是正在发生发展,也可以是已经发生了,还可以是将来发生。它对我们呈现的仅仅是这一过程在我们眼前的一个宏观效果,这个宏观效果便是基元。但是基元以内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能够了解和探测到的,那属于另外一个世界。“一沙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基元以内便是“沙”中的世界、“鸟”的天堂了,我们注定与它无缘。
基元的产生是随机的、普遍的,而且永不停息。基元也有一定的“寿命”,它可能就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一个气泡从水底浮到水面经过一段时间、经过一个过程便破灭了,另一个又随机在水底生成了。
但是相对于我们——这个由基元组成的世界来说,组成我们的世界的基元是永恒的、静止的、平衡的。我们完全不必担心某个基元突然破灭或产生会打破我们的世界平衡。这是因为我们处在基元自身发展过程的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基元的发展过程在我们的世界或我们能感知的范围内停滞不前了。这就好比在基元自身的发展时空尺度上,我们永远停留在了某一点。在这一点我们看不到基元的产生,也看不到基元的破灭,我们面对的基元是在它所依存的时间尺度上静止的基元。这样,用我们的眼睛来看,它便同时具有了过去、未来、现在这三种特性(当然这种特性仅仅是相对我们来说)。当然,基元的这种发展停滞只是相对我们的发展序列的停滞而已。如果我们可以抽身出来站在一个更广的时空尺度上(当然不可能做到),我们就可以看到基元的“生”和“死”了。
基元的这一状态就好比一列疾驰的列车(基元),
我们坐在车内看到的风景没有变化是因为列车在它的行驶轨道上停滞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列车仍然在轨道上疾驰而行,只是列车驶过我们看风景的那一点后,我们就不在列车上了。也就是说,我们仅仅是在列车(基元)行驶过程中的一个瞬间才在列车上悠哉悠哉地看风景,那一瞬间之后,我们就在列车上消失了。我们仅仅是列车长途旅行中的匆匆过客而已,我们与列车仅有“一面之缘”。
基 元 状 态
基元是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单位。正是由于无数的基元的特殊组合,才构成了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作为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单元,基元与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相比有着它独特的状态特性。
首先,在任何情况下,基元与基元之间都不具有相关联的时空特性,它们之间的相关特性只能通过将它们串联起来的过程来描述。没有过程串联的基元之间没有相关性。由过程串联起来的基元只具有过程相关性。基元的这种特性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陌生,甚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完全相悖。
其次,不管有没有过程串联,基元与基元之间没有任何作用。这种作用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力的作用、过程的作用等。所谓过程的作用,即由串联起来的基元之间的过程相关性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相互串联的基元之所以没有过程的作用,是因为将基元串联起来的这个过程并不是由某个基元产生,所以一个基元不能通过过程向另一个基元产生作用。过程的产生及作用范围与能量和过程本身相关。如果能理解基元之间这种通过过程而相互作用的机理,我们就可以理解我们所熟悉的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其实是物体微粒之间的微观过程作用的一个宏观效果。
物 质 组 合
当几个基元由一个过程串联起来后,它们的整体便组成了一个基粒。基粒是相互之间具有时空相对性、相互之间有作用的最小微粒。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过程是可以任意的,即任何一个可以有发展变化序列的实体都是过程的载体,而且也是过程的作用范围。事实上,一个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任意的,而是有一些客观的限制条件,即一个过程必须是可实现的,可施行的,否则过程没有任何意义。例如:一个让两个基元无限接近的过程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样的过程不可实现。基元是离散地处于“无”世界中,而“无”既无限大又无限小。所以两个基元之间的“距离”既无限大又无限小,使基元无限接近的过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理,使两个基元合二为一的过程也是不存在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一个过程要被我们感知必须是在我们所依存的时空内的过程,这一事实决定了我们所感知的过程(或者说与我们有关的过程)仅仅是过程总数的很小一部分。
一个串联基元而组成基粒的过程也有着更严格的限定。要产生基粒,这个串联基元的过程必须得是在一个有限空间内完成或自循环的过程。一个无限空间的过程意味着这个过程没有边界,那么,对我们来说,它包含了我们或者说我们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当然,这种情况对于我们关心的基粒毫无关系。自循环意味着过程可以重复同一状态,那么从状态上来说便具有了有限性,也就可以使基粒存在边界。其次,产生基粒的过程还必须得有(在我们看来)足够的稳定性。一个在我们意识的范围内有边界的基粒如果存在的时间小于我们感知的极限,那我们什么也感觉不到,对于我们来说它“不存在”。由于产生基粒的过程有着诸多的限制,所以由这个过程所串联的基元的个数是有限的,因而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粒的种类也是有限的。事实上,基粒的种类除了与所包含的基元数有关外,还与组成基粒的基元之间的过程相对性有关。基粒的特性是由它所包含的基元数量和基元之间的过程相对性共同决定的。
有限种类的基粒通过不同的相互过程作用而组成其他的物质微粒,如我们熟悉的夸克、原子、电子等,然后再由这些物质微粒组成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所熟知的真空其实并不空,真空其实是由离散基元充溢的空间,只是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不能与离散基元相互作用而已。同样,我们可以认为一列波经过真空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其实就是基元之间的一场过程“接力赛”,而正因为我们与离散基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无法感知真空的“实”的本质。在宇宙的深处,我们只是无数的基元状态中的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之一,而在我们之外还有着更广阔的世界。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