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央视网:听耄耋老者讲述中国故事:隐于深山的航天动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osmos
金牌会员
458
主题
-2
回帖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积分
1139
私信
航天
504
0
2018-2-22 22:58:22
为火箭腾飞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是否合格,是火箭发射成败的关键一环,而在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不为人知的试验和航天工匠激情与梦想的浇筑,这其间也要不断经受失败的磨砺。春节前夕,我们的记者走进了我国长征火箭发动机的摇篮,这个位于陕西凤县大山深处的红光沟,就是曾经的三线067基地,也就是现在的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
不久前,我国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在西安的抱龙峪试验区,又一次完成了试车试验。这其实是一次不飞起来的火箭发射,在火箭发动机交付前,像这样的试验,一年要有数十次。
陈建华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液氧煤油发动机副总设计师:可靠、可靠性强、无毒,这个发动机对我们国家进入深空探测的能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让人们惊讶的是,这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单台试验威力相当于2.8级地震的大家伙,却诞生在秦岭深处一个闭塞的小山沟里。
原067基地发动机主任设计师 傅永贵:我在这个沟里头苦苦战斗了23年,所以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1965年 “三线”建设开始实施,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选址在陕西凤县,代号067。三线人的到来也让这个小山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光沟。可这里别说设备,连个实验室都没盖起来,傅永贵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个空房子——-厕所。
原067基地发动机主任设计师 傅永贵:这个就是当年的厕所,当年像这个”女”字,都没有红色,红色是后来描上去的。
谁也想不到,这个厕所,却是当时研制航天发动机的重要实验室。
原067基地发动机主任设计师 傅永贵:当时我任务很急,没有办法,我们当时就看中了这个厕所当作临时实验室,当时我就把墙上打上洞,用有机玻璃镶在这上面。作为防爆的观察窗,我在这固定了一个支架,支架伸出来安装我的推力室,这块我抠个洞,液体就在这喷出去。
10年间,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傅永贵和研究员们进行了上万次试验,因为密封条件有限,他们经常被试验产生的废气熏得头晕脑胀。
原067基地发动机主任设计师 傅永贵:熏得头晕脑胀,老恶心,我就兜里总是揣点(维生素)B6,那都是妇女用(减轻妊娠呕吐)的嘛。
后来,这款发动机就被当时幽默的三线建设者们称作“厕所发动机”。而它正式的名字,叫做姿态控制发动机,是火箭精确入轨,飞船完美对接的关键。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067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每一点进步、每一个突破都是成千上万的三线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1990年,推力更强、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提上日程,当时只有俄罗斯掌握这项技术。067基地主任张贵田担起了这个重任,然而,质疑声却从四面八方传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067基地主任 张贵田:研究固体发动机的希望向固体方向发展,固体发动机作为武器来说是可以的,液体发动机它的性能比较好,搞航天运载、发射卫星,载人航天还是液体的比较好,它可控、可靠。
原067基地发动机主任设计师 葛李虎:我国内的水平满足不了要求,所以不管是国外的专家,还是国内的专家,都说我们要搞液体发动机是不可能的。
张贵田的徒弟陈建华跟着老师每天泡在设计室和车间里夜以继日搞研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国内尚属空白的新材料和无从借鉴的新工艺。
2001年,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试车首次取得成功。然而,紧接着两次失败,让大家刚刚建立起的信心再一次崩塌。
陈建华:外面的专家劝张院士说失败是难免的,但是越劝越不行,眼泪哗哗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067基地主任 张贵田:很伤心,感到这样下去对于国家应该负责,责任感和压力都有。
没有时间去伤心,更没有时间遗憾,第二天,张贵田和陈建华带领团队又早早出现在了总装车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067基地主任 张贵田: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发动机)启动的时候,能力低,给的能量小了。
设计、制造、试验,又是一个艰苦卓绝的11年,在 2012年,液氧煤油发动机终于通过了验收。
2015年9月“长征六号”一飞冲天,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完全掌握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2016年,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相继首飞成功,这款出生于三线的发动机,开启了中国运载火箭的新时代。
今天, 87岁的张贵田院士依然坚守在一线,而他的学生陈建华也成为了火箭发动机副总设计师。067基地虽然逐渐从红光沟迁出,但三线精神却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延续。
来源: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