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天宫一号,再见!我们会永远记住你!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红矮星
高级会员
439
主题
-1
回帖
999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积分
999
私信
中国航天
593
0
2018-4-2 19:08:54
今天
4月2日8时15分左右
它再入大气层烧毁再入落南太平洋 完成最后的“谢幕”
再见,天宫一号!
虽然我们是这样的不情愿
但是
你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荣耀与感动
我们不会忘记!
2011年9月29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随着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你飞向了太空
新华社图表,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全过程。新华社记者 崔莹 高微 编制
你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你的发射标志着中国
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
也拥有了浩瀚宇宙中
第一个“中国之家”
就在你刚升空不久
就迎来了你的第一次挑战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2011年11月1日
神舟八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程
踏上与你的“赴约之旅”
留下了浪漫的“太空之吻”
2011年11月3日凌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技术人员通过大屏幕观看天宫与神八对接全程。
经过两天的追逐和5次变轨
神舟八号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
与你成功实施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陆续进行接触、捕获、锁紧等一系列动作。这是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宫/神八交会对接示意图。新华社记者王永卓 摄
这标志着我国
成功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
外太空的“中国之家”
即将迎来你的第一位人类访客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历史永远记得
2012年6月
神舟九号飞船的蓬勃升空
记得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出征时国旗前的敬礼
那是誓言
也是决心
2012年6月15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景海鹏(中)、刘旺(右)和刘洋与记者见面。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历史永远记得
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刘旺以不到7分钟
误差仅18毫米的中国精度
赢得世界喝彩
……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手控对接成功。2012年6月24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形成组合体,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三位航天员举手庆贺。新华社记者王永卓摄
历史永远记得
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那堂“太空授课”
拉近了许多人与太空的距离
那是神舟和浩瀚星辰
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2013年6月10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同记者见面,6月10日,航天员聂海胜(中)、张晓光(右)和王亚平出席见面会。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新华社发(李培斌 摄)
2013年6月20日10时许,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开始。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这是航天员王亚平在演示太空陀螺运动。新华社记者王永卓摄
这是授课结束时,三名航天员向大家挥手再见。
短短几年间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
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
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3年11月9日,两名小参观者在观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
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国人拥有自己的空间站
指日可待
图表:中国空间站构想图。新华社记者 马研 卢哲 编制
2013年6月2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手控交会对接。
2016年3月16日,
我们收到了你“退休”的消息
此时,你已在轨运行1630天
超期服役两年半
同年9月15日
天宫二号飞天“上岗”
从你手中接过了空间站建设的接力棒
其实
早在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
你就可以回家
但为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你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谢谢你的坚持!
今天,我们必须跟你说再见了
天宫一号
再次谢谢你!
中国载人航天对璀璨星辰的征途
不会止步!
中国航天强国的未来
可期!
▎参考: 新华社、新华网
▎责编: 唐希
▎审发: 卢冠琼 陈琛
▎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