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发出邀请 欢迎各国参与!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tunvsr
高级会员
402
主题
-2
回帖
994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积分
994
私信
中国航天
550
0
2018-5-30 13:04:23
5月28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发出邀请:中国空间站2022年建成后,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 当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上,中国与联合国共同宣布了这个消息。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表示,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在外空共同的家。
他说,希望各国通过在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增进互信,打造真诚合作、互利互惠的典范,让外空成为促进人类共同福祉的新疆域,而不是竞争对抗的新战场。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计划于2020年前后发射,全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设计寿命10年,运行轨道高度340公里至450公里,可容纳3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生活,轮换期间可容纳6名航天员。
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段,由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组成,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对称构型,将长期运行在400公里左右的轨道高度。
核心舱用于统一控制和管理空间站组合体,提供航天员生活和工作场所。实验舱用于支持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应用和空间技术实验。空间站预留新舱段接口可拓展舱位,并支持外挂大型实验。
中国空间站在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上均配备了具有国际化标准接口的科学实验柜,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此外,还将研制发射2米口径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可用于开展大规模、多色成像与无缝广谱巡天,为天文和物理科学前沿提供观测数据。
2016年,联合国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利用中国空间站为各国提供科学实验机会,并在未来为他国航天员或载荷专家提供在轨飞行机会。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表示,这个合作项目让全世界都可以使用中国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这是这类项目第一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
如今,中国空间站给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平等合作的机会。
“这确实是一个杰出的工程,显示中国在努力向全世界开放。”迪皮波说。
目前,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已正式照会各国,邀请各国于今年8月31日前提出合作项目申请。下一步,中国和联合国将对收到的合作申请进行联合审核评估,确定具体合作项目后由相关各方组织实施。
中国空间站将采用三种合作模式:
1.申请者利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内开展实验;
2.申请者利用中方提供的实验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内开展实验;
3.申请者利用自行研制的舱外载荷,在中国空间站舱外开展实验。
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私营机构,包括研究院、研究所、大学、私人企业等,都可以申请。
中国以和平的姿态想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这件事本无可厚非,也曾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肯定。早在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五号”取得圆满成功之后,世界上第二位登上月球的人巴兹·奥尔德林就曾呼吁,美国宇航局应考虑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对中国报以欢迎的态度。俄罗斯的航天专家当时也表示,有意邀请中国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但主导国际空间站项目的美国政府始终没有允许中国加入到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计划之中。
在过去,其他的空间站并未完全向国际社会开放,不少国家都被排除在合作范围之外,尤其是为载人航天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至今仍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合作之外,甚至连正常的参加国际空间技术交流都被禁止,2013年美国航天局因国会立法禁止六名中国科学家参加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会议。想象到不久的将来,国际空间站行将退役的时候,我们的“天宫”将成为在轨运行的唯一空间站,是时候让我们来讨论该不该让美国参与了,真所谓曾经你爱理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不过我们是不会象某些大国那么小气的。
专家介绍,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空间
地球
科学和应用、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8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主题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