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杨利伟:我国的航天时刻表正在加速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航天 401 0 2018-7-3 14:08:22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在这场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伟大变革中,有多少波澜壮阔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铭记的时刻?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踏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轨迹, 寻访到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记录他们的回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展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杨利伟接受了采访。
杨利伟,1965年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首位“太空使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DSC0000.jpg

图1: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点,是杨利伟最难忘的时刻,也是中国人真正迈向太空的时刻。杨利伟说,那个时刻以及之后的21小时23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全新的。“从我个人来讲,可能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超越这个。首次飞行势必带来很多未知的东西,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地方。没有人跟我说,飞行在什么地方可能会怎样。”
地面训练成千上万次,太空中很多的场景仍无法模拟,查阅再多的资料,做成百上千套预案,仍无法覆盖实际遇到的难题。驾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在杨利伟看来,是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最可贵的是充分暴露问题。
杨利伟表示,在飞行中会遇到很多种叠加的东西,或在地面没法实现的一些情况,有一些不太正常的需要共同完善,在这次去暴露、去完善,也是工程一步步走所必须经历的。
DSC0001.jpg

图2: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从太空返回

70年代初,我国曾制定过载人航天的“曙光计划”,但因为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都不具备,计划被搁置。8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引发了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改变。许多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都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航天技术被列入其中。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2003年,“神舟五号”飞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介绍,“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飞行,掌握了天地往返的技术,‘神舟七号’时,掌握了出舱太空行走。再有就是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八号’的无人,到‘神舟九号’的有人的验证,从‘神舟十号’时,开始了应用性飞行,它算是成熟产品。”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十几年的时间,我国已有11名航天员感受过太空的浩瀚。杨利伟记得,他驾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的时候,只能吃类似月饼之类的即食食品,而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上有100多种食品可以选择。“形象的说,(以前)我们可能像坐着拖拉机上去了,现在可能是开小轿车上去。我飞行时是15%的测控覆盖率,飞船飞一圈,只有15%的时间能够跟地面说话,现在至少要达到85%的覆盖率。从影像来讲,现在在上边可以看新闻联播,可以发短信、上网,可以把手机带上去随时和下面通话,有大量的卫星做支撑。”
杨利伟观察体验式的太空飞行仅仅是开始,从最初的发现问题,到为建造空间站打基础,做准备。我国的航天时刻表正在加速,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迈入“空间站时代”。
DSC0002.jpg

图3: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杨利伟介绍,我国计划在2020年将核心舱发射升空,到2021年、2022年还有三到四次的载人飞行、若干货运飞船飞行,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会在2021年、2022年发上去,组装起来之后空间站的基本构型建成,之后还有一个大的光学舱发射上去跟它共轨飞行。
杨利伟表示:“从最早我飞行时两三年发射一次,将来发射任务会更多,一年高峰时五到六次,航天员的需求量会增大。在上面是一种工作,而不是一种突破和体验。”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载人航天工程更是融合了多学科高新技术的综合性探索。CT、核磁共振,最早都是应用于航天领域,无论是医学实验、还是农作物培养,太空中的探索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类。太空技术也会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杨利伟认为,航天员不是一份单纯的职业,更是国家任务的执行者。
杨利伟说:“邓清明训练了20年,是我们第一批还在役的唯一一个没有上天的航天员,前段时间他在采访时说,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这个群体太优秀了。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大家训练的压力,很残酷,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成功就是差一点点失败,很多东西都是在边缘上去做的。”
十九大报告中将建设“航天强国”作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主席强调,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杨利伟说,目前,中国航天正在加速向并跑靠近。“从载人航天角度来讲,我们是继美俄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国家,我们叫航天大国,和一些航天强国有差距。航天强国讲的是航天能力,无论是‘北斗’还是‘嫦娥’,解决的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问题,只有航天能力足以支撑一个大国或一个强国时,才能够称其为是航天强国。”
见证者说
杨利伟说:“改革开放更多的是对人的理念和思想更新,它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带来综合国力的提升,才有了现在的成绩。这20年恰恰见证了整个航天领域的迅猛发展,爬坡阶段过去了,非常迫切希望能够看到有更多的资源加入到这个事业当中。在不远的将来,空间站会建成,人肯定会在更大、更好的空间里进行科学实验,会为经济社会服务。”

中国载人航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