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这个数字关乎宇宙结构:微小改变或印证更高维度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osmos
金牌会员
458
主题
-2
回帖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积分
1139
私信
宇宙
645
0
2018-10-18 14:01:42
来源: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一个神秘的数字——精细结构常数(0.00729735)决定了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的运作机制。但一系列尚存争议的实验却暗示,它可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数字,而是随着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发生显著的变化。如果成立,这将改变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这个“无法理解的神奇数字”,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虚构了一个生命、宇宙与世间万物的终极答案——42。虽然人们不断尝试赋予它特殊的含义,但从本质上说,这只是一个存在于科幻中的“答案”。不过,在现实世界中,却有一个数字蕴含了许多秘密,乃至万物的终极答案。它就是:1/137。
这个恒定的数值决定了恒星如何燃烧、化学反应如何进行,甚至原子能否存在。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称这个“无法理解的神奇数字”是“物理学最大的谜团之一”。
现在,这个数字正变得愈发神秘。尚存争议的证据表明,这个数字可能不是我们先前设想的普适常数,而是会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微妙变化。若这个说法得到确认,将深刻影响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构建有关现实结构的基本假设。目前对这一发现真正意义的争论仍十分激烈,实验室中正在开展深入研究宇宙和实际细粒结构的实验,这或许能为这些争论作出明确的裁决。
并非常数?
认为自然常数(如光速、基本相互作用力、基本粒子质量等)不恒定的观点有着悠久的历史。1937年,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写信给《自然》(
Nature
)杂志,质疑天文学家阿瑟·埃丁顿(Arthur Eddington)试图从头开始计算这些自然常数的尝试。我们怎么确定这些常数没有随时间改变过呢?
精细结构常数(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精细结构常数的研究首先由狄拉克发起,之后在费曼的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中得到发展。量子电动力学是电磁力的量子理论,描述了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细结构常数决定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它由光速、电子电荷、圆周率π(绝大多数物理理论都包含圆周率)及其他几个基本常数构成。这些物理量被精心排布,将精细结构常数定义成一个不含单位的纯数字。α的值是0.00729735,非常接近1/137。
即使是略微改变这个数字,也会彻底改变整个宇宙。如果α的值太大,则质子间的排斥力增加,小质量原子核将不能结合在一起,进而恒星内的核聚变将停止,无法产生生命所依赖的碳元素;如果α的值太小,则分子键将在较低温度下断裂,这将改变许多重要的生命演化进程。
至少在
地球
上,精细结构常数α处在一个严格的界限内。实验室试验表明,在我们所处的地方,α最多只能发生不到十亿分之一的变化。这意味着α比引力常数G要精确十万倍。
但正如狄拉克所提议的那样,电磁相互作用力在过去可能更强或更弱,或者在宇宙深处有所不同。如果成立,这将对于揭开现实更深层的真相具有重要意义。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说:“我们有一套基本方程式。它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且从未和任何测量结果发生冲突。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与其预测不符的测量结果,那将是个大事件,意味着我们终于等来了新东西。”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天文台的保罗·莫拉罗(Paolo Molaro)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如果这些常数变化真实存在,这将揭示新的物理学。”
例如,变化的精细结构常数可能预示着额外的维度。弦理论是下一代物理理论的有力候选者。弦理论提出,存在我们看不到的微小卷曲维度,它影响着像精细结构常数这样的自然常数。剑桥大学的宇宙学家约翰·巴罗(John Barrow)说:“如果存在额外的维度,那么这些‘自然常数’的地位就会降低。如果真有九个或十个维度的空间,其中只有三个是宏观可见的,那么那些真正恒定的自然常数便存在于总维度中。而我们观察到的仅是它们在三维空间的投影,这也就不再是真正的常数了。”
20多年前,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约翰·韦伯(John Webb)开始痴迷于研究精细结构常数的可变理论。1996年,还是年轻研究员的韦伯拜访了当时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巴罗。两人讨论了狄拉克关于自然常数不恒定的想法。韦伯想知道利用世界上最强大望远镜所采集的光,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宇宙光线中寻找
α变化
望远镜接收的一部分光已经旅行了很长时间。夏威夷最高点莫纳克亚(Mauna Kea)山顶上的凯克(Keck)望远镜可以采集到大约120亿年前,由超亮星系核或类星体发出的光。在前往地球的旅途中,一些光线已经穿过吸收特定波长的气体云。这给了测量精细结构常数一个关键的立足点。“如果你改变了精细结构常数,你就会改变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韦伯说,“从而改变给定原子吸收光的波长。这意味着吸收光谱会形成一种类似于条形码的独特谱线。”
位于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
韦伯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同事合作,开发了一种能分析上述吸收光谱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凯克望远镜捕获的类星体数据。1998年,包括韦伯、巴罗在内的合作团队取得了首个成果:在120~60亿年前,精细结构常数平均增加了百万分之六。这不足以对物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但α确实改变过。
这是个轰动性的结论,但很少有人相信它。巴罗说:“从技术层面上,寻找精细结构常数改变的证据非常困难。我们只有23个光谱数据,并且它们全都来自凯克望远镜。测量设备导致的系统误差可能使数据发生偏倚。”
对精细结构常数的探索将是一场漫长的猫捉老鼠游戏,而上述结果只是一个开端。每当韦伯和不断更替的合作者发布一份全新的分析报告,展示使用新数据计算出的α变化值,其他一些团队都会反驳他们的结果。而韦伯团队每次在他人反驳时都捍卫了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找到系统误差来源。他们还获得了智利另一台望远镜——甚大望远镜(VLT)的数据。
他们对精细结构常数的最新表述是,它的大小与所在地点与地球的距离大致呈线性变化。韦伯说:“只有走过大爆炸后光线所穿行的距离,才能感受到物理学开始出现显著的不同。”然而,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一直在膨胀,因此宇宙延伸得更远。线性演进表明,在那些看不见的区域,精细结构常数足以使宇宙看起来与众不同。“α可能非常不同,以至于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不可能在那里存在。”韦伯说。但他承认,这仍然高度存疑。数据的误差幅度很大,并且随着测量精密度的提升,变化可能会消失。
智利甚大望远镜的慧眼或许已经观测到了变化的自然常数
α值争议延续
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的迈克尔·墨菲(Michael Murphy)认为变化量会必然会消失。作为韦伯的学生,墨菲已从事测量α工作多年。除韦伯外,没有人更了解其中涉及的硬件、数据和分析技术。2014年,墨菲声称他终于发现了一个错误,从而撤销了对α为非恒定量的声明。
墨菲和斯威本大学的同事乔纳森·惠特莫尔(Jonathan Whitmore)意识到,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灯的光线并没有经历与宇宙光线相同的扭曲。当他们用来自附近天体(如
太阳
、类日恒星或反光小行星)的光重新校准仪器时,测量结果发生改变。墨菲说:“我们发现它会使光谱变得复杂,使一些谱线靠近或远离其他谱线,这足以产生α在变化的错觉。”
2017年,韦伯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文森特·杜蒙特(Vincent Dumont)合作,驳斥了墨菲等人的观点。两人声称,数据分析存在缺陷,并且仅适用于从甚大望远镜得到的结果的子集,而不是凯克望远镜的原始结果。墨菲承认了这一点,但表示他对这些结果的信任被削弱了。
然而,墨菲并没有离开这项研究。他说:“我们仍然不了解这些基本常数。我的动机没有改变。我们应该尽力而为,尽我们所能测量这些常数。在未来,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做出更准确的研究。”
这已然发生。新实验旨在用更高精度的实验测量α值。与此同时,今年11月,甚大望远镜的一台新仪器(ESPRESSO)将被启用。根据墨菲的设想,它将是一台测量类星体光谱的理想设备。
ESPRESSO的首席研究员弗朗西斯科·佩佩(Francesco Pepe)表示,他们必须对其进行校准,以便能够能够掌握它。“据我们预测,到2019年底,我们将能够确认或是否定,精细结构常数究竟是否存在数十万分之一的变化。”他说。ESPRESSO应该能够在过去的100亿年中寻找自然常数的变化量,甚至有望探索整个可观测宇宙。“我非常看好它取得重大进展的前景。”巴罗说。
与此同时,韦伯也在用新手段完善他的研究。从类星体光谱中得出α值涉及选取光谱区域的主观决策。有时我们不禁会忽略看似不那么重要的光谱区域,因为这部分区域吸收线过少。但这样的简化可能会使结果产生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韦伯和学生马修·班布里奇(Matthew Bainbridge)创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客观、全面地统计原始数据。“我们已经改变了所有手动决策,将问题抛给一组超级计算机进行处理。”韦伯说。
计算机处理1000次测量后,他将只查看最终的结果。这好比是一个“密封的信封”,消除了淡化不符合假设的单次测量的趋利性干扰。韦伯表示,目前还需约500次测量结果,这项工作应该会与ESPRESSO分析数据几乎同时完成。
在那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韦伯都会离开这项研究。他说:“时间还在继续,生活中还有其他你想做的事。我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看看结果如何,并让其他人接管。”即便如此,他认为自然常数是否恒定的问题仍不会得到解决。他说:“这个问题始于1937年的狄拉克,它不会在2020年突然结束,反而可能成为其他人的担忧。”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