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蔡一夫:若存在外星生命 文化一定比较包容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623
0
2018-11-17 17:33: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蔡一夫
观看直播: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启幕 共聚F²科学峰会
11月17日消息, 11月17日至18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²科学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李家洋、张启发、马大为、冯晓明、周其林、林本坚悉数到场,同时,还有八十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带来的科学盛宴。在会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蔡一夫接受了新浪科技的采访。
如何研究黑洞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该影片提到,人类要想彻底研究出黑洞的话,需要进入黑洞内部,研究出奇点的数据才可以。对此,蔡一夫表示,这部影片他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特别喜欢看硬科幻的电影,这样能留出空间,给他去找电影中逻辑不通及悖论的地方。他笑着说自己比较喜欢干这种挑刺的 “活”。
蔡一夫介绍说,这部电影最让他震撼的并不是虫洞模型和黑洞模型,而是男主人公跌入黑洞时的表现手法。如何描述出黑洞背后的世界,如何去体现处理?这些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只有进入黑洞内部才能研究黑洞?对此,蔡一夫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去研究黑洞,据蔡一夫介绍,霍金在他生命的最后的五年里面,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黑洞表面可能并不是人类想象的那样空无一物。
原初黑洞是指宇宙在极早期由于局域空间的物质分布过于密集,导致直接坍塌形成的黑洞。今年,蔡一夫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宇宙原初黑洞形成的新机制,蔡一夫表示,过去大家认为黑洞是自然生长的,而他当时想法有点天马行空,把非线性的共振应用到宇宙早期场景。
外星生命比较包容?
有人说,研究天文会让人觉得自己很渺小,对此,蔡一夫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实际上是来自于两层面的。一个是个体所在的环境,我们自己所扮演的一个角色,我们的宇宙有138亿年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确实非常渺小。
还有一个是个人对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他认为每个生命的存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同我们对于父母,就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蔡一夫认为自己不是悲观主义者,他也不太认同《三体》里面的暗黑法则,他认为假如存在外星生命的话,一定是具有包容性比较高的文化。
现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天文爱好者,蔡一夫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很多小行星都不是专业研究天文的人发现的,他笑着说,这相当于把天文学的一些任务被大众承担了。
讲课曾经被问“懵”
2010年,蔡一夫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国内做了两期博后,2015年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谈及国内外学生的培养模式,蔡一夫表示,东西方的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国外的培养模式是一种鼓励启发性的教育;而国内更多的是传统意义上授课类的教学方式,所以国内的学生基本功都非常扎实,但作为一名老师,他比较发愁的是,如何让学生提问。这一点,国外的学生就做的相对比较好,让蔡一夫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国外讲学,居然被学生问懵掉了。当时他觉得特别没面子,但他的导师却告诉他,应该值得高兴,这说明你的课讲得很好。但在国内,蔡一夫说,无论教学,还是做报告,学生提问问题的太少了。(赵河雨)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