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天智一号”升空 开启卫星智能纪元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太空人
高级会员
402
主题
-1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积分
980
私信
航天
440
0
2018-11-21 11:41:37
来源:科技日报
11月20日7时40分,位于大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黑黢黢的,呼啸腾空的火箭瞬间划破夜空,搭载“天智一号”卫星发射升空。7时52分55秒,卫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天智一号’是一颗可以不断更新软件的卫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访问它,给它下任务。”卫星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软件定义卫星技术联盟秘书长赵军锁说,“天智”的名字来自于天基智能,微小应用卫星将从此“智能”起来,实现即插即用、在天处理数据、更新软件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就像传统手机迭代为智能手机。
数据无需传回地面再计算,可在“天端”直接运算
“目前,卫星的运行和数据的下载再分析等环节耗费大量时间,难以适用于有实时要求的场景。”赵军锁说,传统情况下,卫星采集数据后,要下载到地面站,然后才能分析给出可使用的结果,大量的数据在天地之间上行、下行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天智一号”是全球首颗实际开展工程研制并发射的软件定义卫星,它的主要载荷包括云计算平台、一台超分相机和4部大视场相机。而其中的云计算平台,是“天智一号”能够“智能”的关键。
搭载云计算平台之后,“天智一号”可以在“天端”运算数据,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数据传输,直接传输给地面需要的结果。赵军锁说:“通过智能调配计算节点,‘天智一号’可以在轨完成大部分数据处理工作,不但可以根据成像场景自动选择最佳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还可以检测和识别拍到的是什么,并根据需要将处理结果下传地面。”
太空的环境对云计算平台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没有地面那样充足的能源,云计算平台需要能耗低;处理卫星采集的数据,云计算平台需要强的计算能力;受搭载限制,不能携带很多硬件,云计算平台需要学会“统筹”计算资源。
换句话说:要低耗能、够聪明、会协调。此外还得是应付得了太空残酷环境的“硬汉”。
开放式平台,搭载可用手机访问的APP
“公众可以通过‘追星APP’查看卫星状态,与卫星互动。”赵军锁表示,甚至在“天智一号”卫星空闲的时候,可以通过APP指挥“天智一号”卫星执行不同空间任务。
“天智一号”对采集数据进行智能计算后,可启动执行星载应用程序,响应地面的需求,对相机和手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传输到地面的测控站点或应用端。
与安卓的开放式平台相似,云计算平台需要高性能的软件在其上运行,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漂浮物等目标识别软件、三维重构软件等软件的上注,可以帮助“天智一号”执行多种功能。
与传统卫星面向单一任务定制开发、自成封闭体系不同,“天智一号”采用开放系统架构。“开发者可以为卫星开发软件,并可根据一定流程将开发的软件上注卫星,开展在轨试验。”赵军锁介绍,为了引来创新程度高的应用,中科院软件所2017年曾主办“软件定义卫星应用软件创新设计大赛”,在接下来开展的一系列科学技术试验中,将择机安排上注部分软件定义卫星应用大赛中的优秀作品,开展在轨试验验证。
据介绍,“天智一号”由中科院软件所牵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航天九院771所、中科院光电院、中科院西光所等单位参与研制,整星重约27公斤,运行在500公里高度的
太阳
同步轨道,是“天智”系列的首颗技术验证星。目前“天智二号”到“天智十号”共17颗星(部分为卫星星座)已在规划中,“天智二号”预计将于2019年下半年择机发射。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